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学会平衡发展与生态(评论员观察)

2017年08月02日 来源:人民日报

现在算经济发展的账,就要把生态修复的成本算进去,否则,不仅这一代人要承受生态破坏之苦,子孙后代仍然要花更高的代价去修复和改善生态

最近,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各省反馈督察情况,通报了一些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比如,企业超标排放,政府却帮其弄虚作假;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违规干预环境执法;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违规建别墅,政府为其补办手续……为啥明知故犯?一些干部甚至还振振有词,怕影响经济发展。

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市场可能还不小。有些地方面对环保督察,不但不清理“土政策”,甚至出台新的“土政策”,原因就是担心会影响经济增长。问题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只算了财政税收的小账,而忘了算污染对当前生活及后世子孙的影响这笔大账。

其实,只要把眼前的蝇头小利和生态修复放在一个天平上称一称,马上就能看出这种借口的荒谬之处。最近,媒体报道了桂林地区采石挖沙的教训,几年来创造的税收不过约100万元,而生态修复却花了近1000万元。“山水名片”遭到破坏,当地干部都连连叹息,“真是得不偿失”。

可见,以发展经济之名纵容环境破坏,不仅仅是一种短视,更是在推卸责任。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一种必需品,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活环境却无多大改观,甚至还一天天变坏,这是不能允许的。换句话说,以前我们对环境的欠账,迟早是要还的。因此,现在算经济发展的账,就要把生态修复的成本算进去,否则,不仅这一代人要承受生态破坏之苦,子孙后代仍然要花更高的代价去修复和改善生态。

生态是一笔“脆弱的财富”,要给后世发展留下足够空间,但也不是说当代人的需求就可以置之不理,关键在于度与量的平衡、用和补的协调。一棵树成材需要十几年,而砍伐只需要几分钟,无论从生长与消耗的对比看,还是从抚育和利用的价值看,修复和保护生态的成本远远大于开采。如果只开发不保护、只利用不修复、只污染不治理,“吃多少就要吐多少”,甚至更多,这样的财富置换并不经济。只有树立适度适量的原则,“用”与“补”协同进行,才能避免生态产品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尴尬。

修复和补偿生态是系统性工程,不只要修损伤、补不足,更要找到新的替代发展方式。已然亮起红灯的生态区,在补历史欠账、发展欠账的问题上不能含糊,也要在体制机制上形成合力,明确补偿与修复的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法律法规等,想办法走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发展模式,否则容易走上老路。

我们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此,资源开采也好,旅游开发也罢,还得有底线意识。这不只是说,必须绷紧绿色发展的红线,还要意识到,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看,以环境为代价去求经济发展,其实是不经济的。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历史责任,才能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以全域的、全民的、全面的绿色化,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生态文明新阶段。

一位林场职工说,小学时开始种树,它们都几十岁了,看到自己亲手栽下的,就一定要回来,人是树,树也是人。这种造树情愫,寄寓了一种价值,即“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我们渴望的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环境的位置不可替代,越早学会与它共存共生,我们才能越快把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拥入怀中。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