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无煤化”:我经历的北京那些温暖的转换

2018年12月25日 来源:京环之声 作者:张燕茹

C8DA

2017年的初冬,北京天气格外晴朗,久违的蓝天白云,暖暖的阳光洒满大地,让我格外兴奋。作为投身环保工作三十多年的人,我深知这样温暖清洁的冬季来之不易,这就不得不提历时多年的北京“无煤化”道路,而我无疑是这场“改革”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10DFD

改革开放后,1982年我第一次烫发

C424

获环保工作30年纪念证书留影

大山里的农民也不烧煤了

2017年9月,北京市环保局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组织到怀柔渤海镇北沟村参观时,我惊讶的得知这个以山地居多的小山村竟然也已经完成了“煤改电采暖”。

回想1969年我在密云农村插队时,煤炭还是计划分配的紧缺物资,那时大家做饭、取暖的生活燃料主要是树枝树杈、柴草、农作物秸秆等,冬天取暖就靠一天做饭烧柴灶的热烟气送到土炕上的那点热气。改革开放后,煤炭增产了,山里的人们再也不用为烧煤发愁了,家家户户都架起煤炉子,坑热了,但蓝天没了。为了北京大气治理,他们积极响应煤改电政策,纷纷把煤炉改成了电炉,既温暖又清洁卫生,我感叹大气治理的力度真大!

首钢终于搬出北京了

北京煤烟污染工业比重太大,解决北京环境污染还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80年代以来,北京就开始了煤烟型污染企业的治理之路。近年来,北京更是不断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按照北京发展定位,每年都会疏解、退出几百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关停上千家散乱污企业。与此同时,呼吁多年的首钢迁出北京,也已实现。真的是大赞,特赞!作为一个老环保人,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里感到由衷的欣慰。

北京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了

最近,我从报纸上得知,2018年北京平原地区已经基本实现“无煤化”了,电、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占比已经超过94%。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激动。

因为我刚到环保局工作时,也就是1971年12月,接到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指示和参加的第一次全市大会都是关于治理燃煤污染的任务。要解决燃煤型污染就是得少烧煤,发展清洁燃料,但是当时天然气资源短缺、财力不足,北京冬季仍是烧煤锅炉供暖。而现在,经过多年努力,北京燃煤总量已压减至500万吨以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降至个位数,基本接近国际大都市年均值。

80年代时在环保局,与同事研究工作

这些年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时常绽放的美丽蓝天让我们喜笑颜开。即使是取暖的冬季也能呼吸到沁人心脾的空气,这恰恰证明了“无煤化”的正确性。环保事业是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相信一代人的努力可以惠泽几代人,几代人的努力就可以改变时代的格局!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