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治理小微水体 打造首都秀美水生态

2020年12月11日 来源:京环之声

9月,房山区城关街道北市村的一条水沟旁响起了挖掘机、拖拉机的隆隆声,工人们来来往往,拼接管线,清理淤泥、杂物……渐渐地,村民家门口的这条小水沟干净了,变美了。

“以前这沟里是臭水,两边全是杂草,夏天蚊虫多,别说在这遛弯儿了,路过这儿就头疼。现在水不臭了,杂草、垃圾也没了,坐在岸边,心情都变好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水中有养眼花草、岸边有平坦步道,附近有雅致的休憩亭……通过推进岸边绿化、水景美化,北市村小微水体整治工程彻底解决了这片区域污水横流的问题,达到了小微水体“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污水排入、无臭味、无违法建设”的“五无”标准。

如果说大江大河是地球的“生命动脉”,那么小微水体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小微水体主要分布在城市乡村的沟、渠、溪、塘,水体面积小、流动性差、周边空间封闭、自净能力弱、数量多、分布广,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对周边居民生活休闲影响最直接,一旦“黑臭”,治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北京市从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小微水体环境问题开始,对全市小微水体实施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沟道、小流域、马路边沟、街面边沟、房前屋后、农村村域内沟渠、坑塘、公园池塘等小微水体环境问题。

北京2019年第1号总河长令吹响了小微水体整治进军的集结号。经过全面筛查、系统摸底,北京市共发现有问题小微水体1056条。通过建立小微水体动态台账,完善“整治、验收、销账”程序,结合各处小微水体实际,按照“五无”标准,实施临时措施与长期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分类施策,拉条挂账、逐个销号,推进问题小微水体动态清零。经过近两年的治理,截至2020年9月底,北京市已经累计完成小微水体整治590条,剩余问题小微水体治理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为确保整治见长效,整治后小微水体环境问题不反弹,新增小微水体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北京市将上账小微水体全部纳入河长制考核,按照“五无”标准实现常态化管护,通过《北京市河长制工作信息》,每月通报各区小微水体整治进展、巡查发现和整改问题情况。2020年9月,市河长办组织开展了2020年小微水体专项督查,重点对2019年、2020年已整治销号的小微水体进行检查,达标率97%,对18条未达到整治要求的小微水体责令相关区立即整改。

另外,北京市近年来组织实施了萧太后河、通惠河、凉水河等主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形成了“厂网河一体”的治理理念,如对清河、坝河、通惠河、凉水河4个流域调整管理体系,完善再生水厂、排水管网、泵站一体化调度,从源头控水质。

现在,北京市小微水体进入快速治理期,正集中力量克难攻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要求,让小微水体清亮起来,推动实现黑臭水体整治“长治久清”。

关闭

48小时热点排行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