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一城碧水映小康 人水和谐新画卷

2021年01月27日 来源:京环之声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生态水系建设关乎城市形象,关乎城市环境,更关乎人民福祉。新凤河、萧太后河、通州大运河……绿水绕城郭的首都北京就是一幅幅山水生态的美丽画卷。

2020年,全市完成142条段黑臭水体整治;全市I-III类水质河长较2015年增加15.8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河长较2015年下降42.1个百分点;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近70%,再生水年利用量提高至11.5亿立方米;永定河实现了25年来北京段首次全线通水。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了擦亮城市名片,北京一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近年来,全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大城市病”中的水问题为导向,以“河长制”为总体抓手,以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水十条”为途径,综合施策,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促进首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不懈努力 守护一方碧水

顶层设计 高位推进

2016年

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任务分解》,确保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地表水水体水质优良比例保持稳定、丧失使用功能水体断面比例比2014年下降4个百分点、大幅消减黑臭水体、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等年度防治目标。

2017年

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任务分解》,确保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地表水水体水质优良比例保持稳定,消除全市范围内排查出的141条段黑臭水体,地下水质量保持稳定等年度防治目标。

2018年

印发《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任务分解》,完善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发挥“河长+警长+检长”联动机制,清理整治违法排污行为。实施跨区、跨乡镇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形成上下游齐抓共治水环境的格局。

2019年

围绕国家及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结合“水十条”各项任务,编制印发《北京市打好碧水保卫战2019年行动计划》。

2020年

印发《北京市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水环境质量目标任务为: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断面比例稳定达到24%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稳定下降到28%以内。

饮用水源地保护 守护百姓“大水缸”

2016年

完成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环境状况评估工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积1300余平方公里。

2018年

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水源地整治启动,北京水源地45个年度问题全部“销号”。

京冀两地政府签订了《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按照“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原则,促进流域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北京市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密云划入保护线的总面积达905平方公里,占了北京市保护地域的1/4,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均居北京市首位。

2019年

加快推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官厅水库向下游生态补水3.4亿立方米。保障首都饮水安全,完成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京密引水渠实现全封闭管理。

密云水库最高蓄水量突破26亿立方米,创近21年新高。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同比回升0.32米,连续4年回升。

2020年

稳步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官厅水库向下游实施生态补水,实现了25年来永定河北京段首次全线通水。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2016年

印发实施《北京市进一步推进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16年7月-2019年6月)》,补齐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短板。

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设施建设,建成清河第二、槐房、定福庄、高安屯、稻香湖和郊区城镇等再生水厂,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到672万立方米/日。

2017年

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其中,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5%,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5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26.6%。

聚焦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新建污水管线69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214公里。

2018年

污水处理率达到93%,其中,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9%,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7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27.35%。

2019年

完成第二个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5%,中心城区更达到了99%,基本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2019年再生水使用量达11.5亿立方米,主要用于河流生态补水,成为全市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

2020年

印发实施《北京市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7月-2022年6月)》,推进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小微水体整治、合流制溢流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城镇地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水环境监督管理。

夯实“河长制” 齐抓共管护清流

2016年

在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市、区、街乡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2017年

《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印发,将“河长制”作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全面落实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制体系,实现了河湖水域全覆盖。

全市共设立各级河(湖)长5900余名,市委书记蔡奇和市长陈吉宁担任总河长,北京市委、市政府共19位市领导担任市级河长并参与“河长制”工作。

2018年

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市委书记、市总河长蔡奇,市长、市总河长陈吉宁共同签发北京市2018年第1号总河长令,决定全面开展“清河行动”,清理整治河湖管护范围内的垃圾渣土、违法建设等危害水生态现象。

2019年

北京市2019年第1号总河长令签发,决定开展以小微水体整治为重点工作的2019年度“清河行动”,高位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工作。

2020年

首次以市总河长令附件的形式,印发《2020年北京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和《2020年度北京市河长制和治水重点任务清单》,夯实各部门、各区河长制工作任务,并分16区逐区明确了河长制治水责任制任务清单,加快推进“治河”向“治水”转变。

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能让每一条清流因“我们”而更加美丽,让整个城市生活因“我们”而更加美好!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将继续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北京市“十四五”阶段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保护的转变、从水环境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的总体形势,围绕全市五大流域自然禀赋特征和水生态环境现状,结合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创新和深化水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和手段,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逐步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