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始终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当先锋

2024年03月21日 来源:京环之声

2024年1月24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荣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统筹牵头部门,大气环境处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针对不同阶段污染特点,扎扎实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目标,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开拓创新提升治理效能,书写了超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奇迹。

摄影/三月溪

规划引领严管理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自2021年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以来,实现了连续3年稳定达标。

“蓝天常在”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北京生态环保人的努力、付出,是全市上下持续发力、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一微克一微克“抠”下来的坚持。

多年来,大气环境处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征求意见,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规划引领系统治理、科技赋能精细治理、监督考核严格治理、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形成了一整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北京方案”。

2013年9月,由大气环境处牵头编制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业界又称‘清空计划’)启动,“这是北京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说,作为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指南,“清空计划”明确,到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这个目标意味着,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北京PM2.5浓度平均每年要下降8%-9%。“改善幅度前所未有。”

在李翔看来,生态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涉及各方面。“像用煤用车,涉及老百姓生活需求,也涉及北京的发展状况,所以治理单靠生态环境局一家是不现实的。”李翔说,“清空计划”根据对口部门进行了任务分工,由各部门共同完成。由于涉及各部门间的协调,“清空计划”从开始起草到最终出台,前后花去了半年时间,其间经历了几十轮修改。“以清煤降氮为例,就涉及包括生态环境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委、燃气集团、电力公司等在内的多个部门,在治理过程中更涉及诸多复杂的协调工作。”

压减燃煤见成效

“机动车排放占比31.1%、燃煤排放占比22.4%、工业排放占比18.1%、扬尘排放占比14.3%……”2014年4月,北京市第一份PM2.5源解析结果出炉。这份源解析结果如同一份体检报告,清晰指出了空气污染的“病根”。

“数据可以帮我们找到‘罪魁祸首’,为污染防治指明方向。”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说,分析发现,北京市PM2.5最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源和扬尘这四方面。现在北京的大气治理思路,包括控车减油、清煤降氮、工业源治理等治理措施出台,都源自于此。

“治理燃煤污染、压减燃煤用量,是北京坚持时间最长、成效最为明显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李翔介绍,大气环境处先后创新提出平房煤改电、锅炉煤改气、低氮燃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煤改电、煤改气、清煤降氮”等工程治理。面对基础设施薄弱、需协调解决问题多等困难,他们开展现场调研,协调、核查改造点位近千个,实地解决燃气管路铺设、变电站建设中的拆迁破路、选址审批等难点问题,累计完成4万余蒸吨燃煤锅炉改造,制定的峰谷电价等补贴政策惠及居民超过30万户,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在全国率先完成5万余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

2018年北京市第二轮PM2.5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在本地污染来源中,燃煤占比由上一轮来源解析的22.4%降至3%,北京能源清洁化战略取得了重要成效。

摄影/张六成

科技赋能深治理

“2013年至2017年,也就是‘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期间,北京主攻工程类减排,加大治理燃煤污染力度,淘汰或退出污染工业企业。”李翔说,2018年至2020年,工程类的减排项目越来越少,可以挖掘的减排空间趋于饱和,大气环境处提出调整大气污染治理方向,巩固燃煤治理成果,开展深入精细治理。

扬尘是衡量一座城市干净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在全市333个街乡镇布设了1020个监测点,对平原地区1700多条道路开展道路扬尘负荷走航监测,定期公布排名,强化社会监督,倒逼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李翔介绍,大气环境处创新提出以街乡镇为评估单元的思路,建立健全“时调度、月通报、季报告、年考核”闭环管理模式,压实“最后一公里”责任。通过约谈、通报批评、停止招投标、列入黑名单等手段进行行业管理,对扬尘居高不下、排名长期落后的乡镇问责追责。2023年,全市降尘量为每月3.6吨/平方公里,城市洁净度明显提升。

细化目标抓落实

每年10月下旬,随着秋冬季来临,北京的大气扩散条件开始转为不利。“北京在打好全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针对秋冬季重污染特点开展攻坚,对全年空气质量提升作用重大。”李翔说,按照各区与全市同频改善、分区分类、科学可行的原则,大气环境处不断健全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机制,组织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修订实施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同时,细化分解各区秋冬季空气质量目标,要求各区、各部门在做好常态化监管的基础上,强化季节性污染源执法监管、做好污染过程应急应对工作。在强化常态化、精细化监管的基础上,聚焦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街道(乡镇)、热点网格高值区等重点区域,重型柴油车、施工工地、绩效评级低的企业等重点领域,夜间等重点时段,狠抓减排措施落实。

用好资金强帮扶

翻开每一年的北京空气质量状况“成绩单”,会发现在大气污染治理刚开始的那几年,北京南部和北部的空气质量差别较大。“那会儿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明显好于南部地区,是一个‘南高北低’的状态。”李翔说。这是因为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产业布局多、生产密度较高,同时还会受到周边传输的影响。

面对南部地区污染较重的情况,大气环境处在市对区大气污染防治(2020年后拓展为污染防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过程中,一直向包括大兴、通州、房山等地倾斜。据统计,从2013年至2022年,对南部地区累计拨付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约占全市16个区转移支付总额的45%,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

从2023年PM2.5平均浓度来看,全市各区域逐步趋于均匀化分布,2023年南北浓度差距为17微克/立方米,相比2013年下降了46微克/立方米。“可以说,污染空间分布由‘南高北低’变为各区空气质量逐步向好、均匀趋同。”李翔说。

摄影/乔老师

抱团协作求共赢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大气污染防治成为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李翔说。大气环境处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创性地提出了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的框架建议和“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的工作原则,推动建立了六省区市七部委协作联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形成了区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应急”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格局。

从最初的京津冀三地,发展到现在有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加入,李翔认为,区域协同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已经成为“共同体”,每当发生区域性重污染,七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会商,共享预报信息,实现了区域空气质量的共同改善。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