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策解读 > 正文

全市公墓生态安葬 比例突破45%

2016年03月29日 来源: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讯(记者 陈斯)北京市自实施殡葬惠民政策和节地生态葬改革以来,2009年至2015年,全市发放城乡丧葬补贴共计159483份,办理骨灰撒海8232份。2015年,全市公墓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立体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比率已达到年安葬量的45.88%。

“十三五”末,将力争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骨灰撒海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4%以上,骨灰景观撒散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2%以上。有墓地的区都要建设一处绿色生态墓地示范园。

园林式墓园 树木常青

绿草依依、树木常青……位于朝阳区黑庄户大鲁店的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内,利用地形地势结合树木、花卉造景,设置了不同风格、不同植物的主题花园。菊园以常青树和菊科植物展示秋菊景观为主,用多年草本植物菊花寄意逝者长存;桑梓园用桑树和梓树寓意故乡,寄托劳碌一生叶落归根的思念之情;三贤苑内高洁的松柏,挺拔的翠竹,傲霜的梅花,象征着贤者志士、文人墨客的归宿之所。

记者看到,不同风格的花园区又“隐藏”着多种生态安葬形式——骨灰林、骨灰廊、骨灰“别墅”、隐藏在雕塑等艺术造型内的草坪安葬等,为逝者提供安息场所的同时,也为逝者家属提供了一个肃穆宁静又宛如花园般的追思场所。长青园骨灰林基地是1999年在废弃林地上筹建的,是本市首个中西合璧的园林式绿色殡葬墓园。建园之初,长青园就在全市率先推出了不设高碑大墓的植树葬、草坪葬、花葬等绿色殡葬方式。

本市打造多座花园式文化陵园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本市各公墓注重营造园林风景,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并努力将墓园打造成为缅怀先人、宣传教育、传承文化的场所。

遵循“先建公园,后建墓园”的理念,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已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旅游踏青、城市绿地、生态安葬于一体,为逝者提供植树葬、花丛葬、草坪葬、自然置石葬和立体葬等葬式的现代化城市景观型生态示范墓园。

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公益性生态示范墓园提供了树葬、花葬、草坪葬和艺术骨灰墙等多种节地生态葬式,引领了农村公益性公墓未来发展方向;福田公墓节地生态葬式多、环境绿化美化好,殡葬文化氛围浓,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墓园”。此外,万佛华侨陵园、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八达岭陵园、天寿陵园等公墓按照人文纪念、亲情留存、人生教育、环境保护的建设理念,积极打造花园式文化陵园。

公墓开展景观骨灰撒散试点

到目前,全市共建立5个骨灰林。按照“以树代墓”的理念,结合绿化美化,以树葬方式安葬骨灰。从2010年开始,在太子峪陵园、温泉公墓、福田公墓等开展景观骨灰撒散试点,即适应了“入土为安”传统殡葬习俗,又实现了骨灰安葬不占用土地。

多年来,各公墓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型节地墓葬和立体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满足了社会群众多样化需求,提高了生态安葬率。小型节地葬式采用卧式碑或艺术碑,结合套种绿植,对传统立碑墓做了改良。

骨灰堂、骨灰墙(廊)、壁葬、地宫等立体安葬设施,大大节省了骨灰安葬用地。在生机盎然的骨灰林内,树葬让逝者生命在绿色中延续。在芳草萋萋的绿毯中,草坪葬让逝者灵魂在恬静中安息。在鲜花绿植四周,花坛葬让逝者伴着美丽长眠。把骨灰直接埋于土中,不留地面标志,撒散让逝者完全回归自然。

2014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四禁止”、“五提倡”要求。2015年,全市公墓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立体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比率占年安葬量的45.88%。

多项生态安葬可获补贴

近年来,本市陆续实施了多项政策和惠民举措,积极倡导绿色生态殡葬。

2009年印发了《公益性立体骨灰安葬业务补贴办法(试行)》、《北京市骨灰撒海补贴管理办法》。长青园骨灰林基地推出2500多个骨灰格位,按安葬一份骨灰收费3000元的标准,视亡者家庭的经济状况,由市财政给予全额或1000元的补贴。同时,由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骨灰撒海全额免费,并于2014年将补贴标准由2000元提高至4000元,免费参加撒海活动的亡者亲属名额从2名增加到6名。

2010年开始,在“零百千万”惠民工程中,提供价格在2000至9800元之间的小型节地墓、立体葬和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以及收费仅数百元或免费的撒散、深埋等骨灰安葬服务。

顺义区制定了三项政策,自2015年开始,对采取海葬、不保留骨灰和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每份骨灰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公益性林葬公墓,按规模等级给予2至5万元达标管理补贴、10至100万元的新建或改建资金补贴。

“十三五”末 力争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达50%

今年年初,民政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在贯彻落实方面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提前谋划。2015年10月19日,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同年12月30日,市民政局印发了《北京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两个文件对在“十三五”末,节地生态安葬的主要指标、主要任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力争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骨灰撒海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4%以上,骨灰景观撒散数量达到年火化量的2%以上。有墓地的区都要建设一处绿色生态墓地示范园。

第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任务具体明确、工作措施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包括促进公墓大力发展树葬、花葬、草坪葬和立体安葬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加大现有5个骨灰林扶持与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骨灰撒海、景观撒散的推广,创新立体骨灰安放形式,推广两个生态示范墓园的建设经验,鼓励引导发展小型节地墓葬和艺术墓区、骨灰景观撒散墓区。

第三,在全市推进会的推动下,各地区、各公墓经营单位扎实推进,初具成效。今后,本市将通过做好安葬服务设施发展规划、健全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激励机制、加强公墓建设管理和服务管理、引导群众树立丧葬新观念等举措,促进节地生态葬的推广。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