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新闻 > 正文

一路攀登 | 为冬奥 为绿水青山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京环之声微信公众号

位于延庆的海坨山,海拔2198米,是2022年冬奥会的主会场之一。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海坨山的生态环境,在雪道开建之前,冬奥组委组织专家对海坨山生态环境进行了专项考察。

时间来到4月下旬的一个凌晨,4点钟,记者武梦就起床了。简单收拾一下直奔单位与记者王娜会合,他们拿好录像设备驾车直奔延庆与河北交界的海坨山脚下,此时不到8点。

早晨9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与冬奥组委可持续发展部工作人员和当地生态保护的专家会合。此次科学考察将把高山上的珍贵物种一一记录下来,用录像的形式记录山中生态系统的原貌。两位记者要跟随专家,扛着录像设备,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海陀山计划用于冬奥规划的每一寸土地。记者武梦和王娜一个是身高1米85体重200多斤的大块头,一个是小巧玲珑身高1米57体重不到90斤的纤弱女孩,别说扛着录像设备边爬边拍,就是徒手往上爬都吃不消。

海拔2198米的海坨山,相当于4个香山鬼见愁的高度,山下是阔叶林,山上是针叶林,再往上就是草甸子了。山上没有路,他们又没有爬野山的经验,脚底打滑,几乎一步一“出溜”,只能手脚并用。有经验的专家都穿着登山鞋,武梦只穿了一双薄底皮鞋,王娜穿了一双普通运动鞋,所以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他们踩着专家们的脚印一点点往上爬,稍微能站稳一点的时候,他们便不失时机地抓紧拍摄。

一路上险象环生,不是一脚没踩住,就是一手抓了一把“活草”,“走一步退三步”,频频“望顶兴叹”,真是跪了!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当他们爬到针叶林的时候,下雪了!!!

这何止是“雪上加霜”啊,简直是“落井下石”,让已经是连滚带爬的两个人濒临崩溃。然而,当他们爬到“销魂坡”的时候,更惊险的一幕发生了:身高体大的武梦一把抓住的草连根拔起,差点滚下山去,幸好另一只手紧紧的把登山杖插在地上才幸免于“滚钉板”。而身轻如燕的王娜也“艺术体操”般的摔了多次,好在有惊无险。只是有一次让她摔得颇有“成就感”——掉到了一个草坷里。眼看“师傅”武梦也要重蹈覆辙,说时迟那时快,王娜用双手死死地顶住了武梦的一只大脚,救师傅于危难之中。

过了九九八十一关,一行人终于到了山顶,匆匆的就着山泉水吃了几口烧饼,又开始了紧张的拍摄。拍摄中专家告诉记者,海坨山山脉贯穿松山自然保护区,像一面巨大的屏风横亘于首都之北,是抵御沙尘暴入京的重要防线。这里山高林密,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次生油松林,是北京周边地区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山脊是赤城县和北京市的分界岭,山阴为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阳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松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树、白蜡、榆树、桦树等树种,构成了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这里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据统计,松山记录到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713种,野生脊椎动物216种。

海拔1800米以上是大草甸类型的植物带,有金莲花、黄花菜、手掌参、地榆、拳参、山丹等。冬奥会的雪道建设将本着尽可能减少对山中一草一木的损害,一些珍贵树种还将经过专家充分调研后,移植到正在筹建的冬奥植物园中,将得到更好的保护,让它们继续生长繁衍。

为了更大范围的考察和记录,专家组采取了从河北上山,从北京下山的线路,而下山的路程是上山的三倍,“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想而知又是一番又一番的险中求胜。只为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只为记录一片绿水青山,他们战斗了24个小时。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