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正文

生态教育的4个黄金法则

2017年08月15日 来源:京环之声 刘敬奇

暑期过了大半,身边不少家长都按照孩子的意愿,为他们申报了“沙漠自然体验”“草原生态游学”“雪域探险”“海洋探秘”“夜捕昆虫”“夜宿蜂场”等夏令营活动。为什么这些与自然相关的活动比单纯的旅游更受家长和同学们的欢迎呢?

分析起来,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个:

一来人是自然的产物,身处自然环境,更能唤醒人们的原始感悟能力。当人离开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建筑林立、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的城市,而来到原野、树木、花草、河流、山峦、星空等环境中时,耳、鼻、眼、脑、皮肤感受到的是千百年来无论经过怎样的进化也未曾改变的基因对于原始生存环境的信任与依赖。

二来自然界蕴含着太多的文字难以描述的神奇与壮美,即使是最佳摄影师也捕捉不到的细节与宏大,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把所见所闻“油然而生”为所感。

三来自然环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属性,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不是一年或者两年形成的,往往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并且与一定的文化相关联,这就增加了自然环境的人文价值,能够给人以更加深刻的启示。正是因为自然教育的这些特性,使得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应该在自然生态教育中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我国的环境教育是在应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国际环境教育的壮大而发展起来的。初期的环境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宣传、一般性环境保护常识的学习上,而没有深入到更深层次的追问——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以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这也导致我国的环境教育在一定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吁求,增加了人们的环境危机意识,却忽视了对受众环境情感的培养。从而导致公众一边抱怨雾霾、黑臭河流,一边又要开着大排量的机动车、毫无愧意地使用一次性用品,而不愿意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减轻环境的负担,形成了责任与权力的分割。

解决愿景与行为分离的方式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国际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珍·古道尔曾经说过:“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一个区域的整体环境状况时,我们才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守护之情。2012年“雾霾”一词汹涌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一些人片面地认为雾霾是北京的“特产”,甚至认为雾霾成为北京环境的一个标签。这不仅损伤了市民的感情,也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最近两年,北京开展的自然生态教育,如:奥森观星、八达岭认植物、西山采集化石、了解五大水系等一系列专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北京的环境之美。曾经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当我们强调新、老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区域特色优势,唤醒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稻田,穿过一片林子,走过一汪水平如镜的池塘,走过一座细窄摇晃的木桥……”曹文轩用这样的文字唤起了小读者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与想象,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带入这样的境界呢?

在青海的高原草场,小朋友捡拾到城市没有的牦牛骨反复观察

亲近自然,也亲近人

据英国教育专家统计,在少年时代接触环境保护的事情或亲自参与环保活动,对一个人终生的影响占非常主要的一个百分比。也就是说,青少年时代接受过的环境教育和参加过的环保活动,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对环境的态度和没有相关体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诸多家长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给孩子选择自然课堂的原因。

伊犁师范学院的巴雅尔塔博士在伊犁河谷教孩子们辨识百草

今年的7月份,“博雅小学堂”在伊犁开展了夏令营活动,将城市的孩子与自然紧密相连,按照他们的天性,安排了丰富的参与体验活动,几十个孩子与“新疆小伙伴打成一片,融于天地间”。他们在黑蜂庄园识百草、做标本;他们在篝火晚会上载歌载舞;他们在狗熊沟搭帐篷、生火做饭;在牧民家里放牧、挤奶、剪羊毛。在伊犁师范学院巴雅尔塔博士的帮助下,他们认识了大麻花、罂粟花、党参花、三叶红、雪绒花、乌苏……这样的体验课程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将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加博雅小学堂伊犁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们采集完植物制作标本

真正的环境教育一定不是课堂上的说教,它源于自然,未来的希望也源于自然的孩子,因为只有孩子有着关于自然的记忆并与自然共生长,才有真正美好的未来。如同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在真正的自然里面,充满劳绩的人,却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因为劳绩明白自然取舍的有限并学习克制自己的欲望,在与自然的共同绵延中展开自己的记忆。我国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对博雅小学堂的伊犁夏令营营员说“孩子有远比大人更丰富灵动的心灵,因为很多人长大后把灵丢了,心就变成了肉心。所以,即使是5岁的孩子,都能写出大作品,一个人最珍贵的故事往往是童年记忆。”可见,亲近孩子与自然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跨越时间,探秘空间

环境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是说水、气、土这些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其实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生态系统的各成员都紧密相关。北京麋鹿苑围绕麋鹿消失又繁育的故事,讲述了一段生动的北京南部地区生态史,所去参观之人,总能收获满满。

麋鹿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因其麋鹿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俗称四不像。原是我国特产的珍兽,起源于早更新世晚期,距今200多万年,其化石从我国东北辽宁省到长江以南,几乎整个中国的东部地区都有分布。

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和气候的变化,使野生麋鹿种群在19世纪后半期绝灭。到清朝时仅在皇家猎苑北京郊区的南海子饲养着唯一的一群。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猎苑隔墙发现了麋鹿,贿赂守苑人,取得麋鹿皮及头骨,第二年麋鹿以大卫氏作为种的命名。其后,南海子麋鹿流入欧洲多家动物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加上永定河水灾泛滥,使南海子的麋鹿全部毁灭。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斯动物园里饲养的18只麋鹿繁衍成群,并于1956年首次返回故里,1985年再接回20头,1987年英国又向麋鹿苑赠送18头麋鹿。回归故里后,这些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衍,已成为世界上繁殖成活率最高的保护区。麋鹿苑还引进了豚鹿、梅花鹿、白唇鹿、马鹿、水鹿、占鹿和狍等鹿科动物,已成为我国鹿科动物“博物馆”。

没有说教、没有渲染、没有声光电的高科技,人们漫步在麋鹿苑,通过一块块生动活泼的解说牌,一件件造型独特的道具,在走走停停之间就了解了麋鹿的历史与今天。

随时发现身边的自然课堂

寒假和暑假的时间虽长,但是有些家长也很注重在平时让孩子参加社区、公园、学校兴趣小组开展的自然课堂,这样的活动更精致细腻,而且可以让周末更丰富多彩。

北京教学植物园坐落在北京龙潭湖附近,占地面积不大,却由于自然课程的精巧被很多青少年视为“宝地”。教学植物园有一个长期的项目——绿色科技俱乐部,至今已经开展近200期。8月2日开展的“绿色的土壤”让孩子们在前期了解土壤构成的基础上,认识土壤中特别存在的一类微生物,探究土壤变成绿色的原因。

这样的课程教学植物园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开展4次,每次限制20人左右,需要提前预约。学生们只要携带笔记本和铅笔用于记录探究内容即可,由于每一期活动都很有趣,又在市区,交通方便,附近的孩子们都抢着报名参加。

有些经常参加教学植物园活动的小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科学探索自然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每到一处,都要搞清楚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植被情况,俨然一个小科学家。而他们,早已对自己社区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对家庭的能源消耗了如指掌。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会不对环境做出理性的保护行为呢?

自然课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重要的是我们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灵,一对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勤于保护的手。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