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行万里路 谋万家居

2013年03月18日

【人物简介】

吴良镛,师从梁思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他创建了中国人居环境科学,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曾获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等。

“人民建筑师”缘起一个城市的危垣残壁

作为我国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学术带头人,《亚洲建筑师》一书曾称吴良镛为“人民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称他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

或许人们不会想到,吴良镛原本没想过选择建筑或者城市规划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1940年7月的一天,吴良镛在重庆合川二中参加完中学统考。午后,他还在睡午觉,日本的轰炸机来了。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瓦砾遍地……“几乎一半的城市都给烧毁了。晚上,连狗的叫声都像是在哭。”吴良镛在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大火已经烧了两天,处处危垣残壁。“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当时我只想把城市重新建好。”回首起那不堪忆及的场景,吴良镛的双眼几被打湿。

这一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立志战后重建家园。从此,他开始了一生为之奋斗的建筑教育生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吴良镛所探索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育道路,被国内国际公认为具有重要的贡献。

在导师梁思成的影响与感染下,吴良镛很快成长为新中国建筑界及建筑教育事业上的开拓者之一。1948年,梁思成推荐他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攻读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在其指导下深造,第二年吴良镛便获得硕士学位,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沙里宁希望在中与西、古与今结合方面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对我后来治学影响很大。”今天已是建筑大师的吴良镛,依然忘不了恩师的教诲。

1950年,吴良镛在沙里宁事务所任设计师,出色完成了通用汽车公司研究中心设计大楼方案的设计,还在美国罗马奖金建筑绘画雕塑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荣誉奖。这时,他还兼任劳仑斯理工学院建筑系教员。

正当他在美国建筑界初露锋芒之时,吴良镛的恩师梁思成、林徽因的一封信从国内寄到他的手里:“北京百废俱兴,正要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希望你赶快回来。”1950年底,吴良镛冲破阻挠,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61岁时,吴良镛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73岁时,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人生最美夕阳红,他积极推进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其中有许多已在专业实践、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建筑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他还亲自指导培养了许多博士、硕士研究生,以身作则,教育他们为广大人民服务。

匠心妙手让古都添新韵

积淀了4000年东方文化的北京旧城,是世界城市史上的杰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精华,被中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誉为“卓越的纪念物”和“一个文明的顶峰”。然而,现代化的进程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之间经常发生着矛盾,如何解决矛盾成为很多人潜心钻研的问题。在这方面,吴良镛开创了古城更新的新途径。北京菊儿胡同的改建便是这样一种探索。

改建前的菊儿胡同是一座破旧拥挤的大杂院,这里有44户138人,人均住房面积仅5.3平方米;改建后,小区人均住房面积大大改善,不仅有设计古典的四合院楼房,还有一流的社区服务。改建后的菊儿胡同,青砖红檐,典雅古朴,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镶嵌在古老的京城。在改建过程中,吴良镛精心设计,保留了北京传统的旧四合院和粗壮的古树。他说,在这里他实现了一个多年的梦想。

菊儿胡同的改造体现了旧城整治中“有机更新”的思想,其“新四合院”的住宅体系,使新建筑服从历史城市的肌理,倡导了一种既与传统文脉相承、又结合现代功能与技术要求的清新又简朴的风貌,被公认为旧城更新实践的成功典范,获得了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牌奖及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有机更新”的理论构想,是吴良镛1979年在北京什刹海地区规划研究中提出的。目前,理论的主要思想与国外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理论方法,如“整体保护”、“循序渐进”等汇成一体,逐渐被国内的苏州、西安、济南等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并结合各自历史地理条件的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人居之父”致力中国城乡建设

1999年6月23日上午,国际建协第20届建筑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国际建协自1948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亚澳地区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大会开幕式后,吴良镛作为本次大会的科学委员会主席和国际建协《北京宪章》起草人走上讲台,代表中国建筑师以“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为题向大会作主旨报告。

大会通过了吴良镛负责起草的《北京宪章》。这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成为世界建筑师所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国际建协前主席V.Sgoutas认为,这是一部“学术贡献意义永存”的文献。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PaulHyett则评价说,吴教授以一种乐观和利他主义的姿态,提出了引导未来发展的“路线图”。针对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与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他提出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构建“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以建立适宜居住的人类生活环境。

“我在希腊建筑师道萨迪亚斯所提出的‘人类聚居’概念的启发下,写成了《广义建筑学》,之后仍在继续进行探索。此后,我正式提出要建立‘人居环境科学’。对此,社会与学术界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支持下,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讨论人居环境科学问题。如今,不少高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正在陆续推进之中。”吴良镛对自己所追求、从事的事业前景充满信心,“‘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是围绕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尚处于始创阶段,我们仍在吸取有关学科的思想,努力尝试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结合实际走自己的路。”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就是为了各种建设都要与人的居住、居住环境结合起来,居住环境应该是个被综合考量的系统。例如现在的农田水利,没有水就没有田,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吴良镛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为致用之学,一生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条件参与建设实践,努力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担任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顾问,改革开放后又积极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规划设计的论证和专题研究。其中,他主持的北京亚运会建筑的规划设计研究,提出“以集中为主,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模式并被付诸实施,减免了主体场馆的建设,节约了大量财力;参与长江三峡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时,提出要把三峡工程视为一次特殊的城镇化过程,作为三峡地区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大发展的契机,颇有指导意义而被收入中国工程院出版的《中国科技前沿》;组织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追求传统文化品格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利用传统与现代的象征符号体现历史文化再现与地方环境融合的设计思想,这项工程项目成为中国人居环境的典型范例之一。迄今,他已出版近30部学术专著,一个个新学科的框架已清晰地凸显于字里行间,比较集中地记录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践轨迹,其中又包含多少风霜雨雪。

读万卷书谋万家居

吴良镛自幼喜爱美术与文学,只是由于所学专业的缘由而渐渐疏远了文学,而画笔则一直是他相随的“伙伴”。他那富有强烈艺术魅力、包含着对大自然热爱与激情的画作,从立意、构图以及表现主题所用的技能、技巧和技法,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人居。”这是吴良镛的座右铭。他的藏书有“三多”:精美画册多、艺术丛书多、建筑设计图册多。书房、客厅、卧室都有一面通体书墙,每层搁板能自由调节以适合不同尺寸的画册。书桌、茶几设计得线条流畅,简洁明快,让人能心无旁鹜地享受读书乐趣。

吴良镛说:“知识只有融会贯通,读书才能开卷有益。我买书是买必需的书,使自己某一方面的知识更系统,藏书更完善。每一个时期读书的兴趣不一样,要勤于淘汰一些书,才有空间容纳新知识。”这几年他一直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建筑,视野从本土扩展到世界各国建筑。

“当前的经济建设、房地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这是吴良镛的再三提醒。先人居之忧而忧、后人居之乐而乐的吴良镛,那不老的脚步还在古都的街巷里踏响。

关闭

48小时热点排行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