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专家解读空气重污染:机动车和工业排放是重要原因

11月13日起至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发生大气重污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表示,在静稳、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的NOx快速转化成硝酸盐仍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预测预报结果,11月13日至15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和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关中地区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将连续2至3天达到重度污染,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北京市13日空气质量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14日可能达重度污染,15日上午可能维持重度污染,中午前后预计有所改善。

柴合发介绍,目前,工业和交通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位,各类施工量大面广,扬尘控制仍不到位,同时,北方地区已进入初冬时节,天气渐冷,城市建成区陆续启动冬季采暖,农村地区也开始自采暖,区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入年度最高季节。

在气象方面,从12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地面转为以弱南风为主,区域夜间风速降低、湿度增大,大气扩散条件转差,多数城市出现小风(风速<2米/秒)、高湿(相对湿度>60%)现象,污染物逐步积累。到12日夜间,北京市受大气中层逆温以及近地面高湿的叠加影响,导致二次颗粒物的快速转化和吸湿增长,推高PM2.5浓度。

工业和柴油车排放,在区域持续偏南风的情况下,污染物持续积累和传输,同时叠加高湿度等不利气象条件,加剧NOx、SO2等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和吸湿增长,从而推高PM2.5浓度。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