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他们为土壤“治病”

人生病了要治疗,那么土壤呢?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与污染场地修复研究所(以下简称“土壤所”),就是专门给土壤治病的“医生”。

土壤所团队由姜林研究员牵头,通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根据北京市典型污染地块的特点,开展了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及修复技术示范案例研究,提出了适合北京市情的基于风险的污染地块全过程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支撑了污染地块科学管理,有力保障了北京污染地块安全开发利用。

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土壤所副所长张丹对土壤污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她说,“从事生产、经营、使用、贮存有毒有害物质或处理危险废物等活动,可使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对周边居住和工作人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程度;另一方面,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使得大量农药、重金属等物质不断进入土壤,超过了土壤容纳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这样土壤就会被污染,被污染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不仅会影响各类作物的生长发育,还会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对生物和人类产生危害。”

所以,“生病”的土壤,只有经过专业“医生”的“治疗”,才能确保再利用安全。这个“治疗”过程叫土壤修复,也就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工程措施与方法,降解、吸附、转化、转移地块土壤中的污染物,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满足相应的土壤环境功能或使用功能。在“治病”之前需要对污染地块进行科学“把脉”,找准“病根”。同时,还要做好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防止“疾病”的“传染扩散”。

土壤所积累了丰富的钢铁、焦化类地块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经验,先后承担了北京焦化厂、首钢主厂区、济钢、重钢片区焦化厂、首钢焦化厂等国内大型钢铁、焦化类地块的污染调查评估、技术咨询和修复工作。

“焦化类污染场地精细化调查评估与原位修复关键技术”荣获2019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首钢园区修复前                                                             首钢园区修复后

漫步首钢园区,博物馆、观光塔、冬奥冰上项目训练中心,以及远处呼啸而过的磁悬浮列车,已经成为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置身其中,难以想象当年的钢铁丛林景象。

首钢园区的华丽变身,土壤所功不可没。

土壤所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工业搬迁场地——首钢主厂区污染地块(800公顷)的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为保障冬奥会及周边地块(首钢园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他们所研发的生物堆技术、原位地下水空气注射技术、VOCs原位好氧阻隔技术,已经在北京焦化厂、首钢等多个地块的修复工程中得到应用,并且还为北京市其他地块的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丰硕的研究成果,源自于土壤所研究人员锲而不舍、临危不惧、刻苦攻关的科研精神和工作作风。

   

夏天翔带着安全帽冲在首钢主厂区污染地块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的最前线;钟茂生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在天津某爆炸核心区事故地块布点采样;张丽娜穿着防护服、背着氧气瓶,收集北方某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贮存大棚内的土壤样品……

张丹自豪地介绍着同事们,“我的同事很多都是多次身赴险境,土壤所这个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和个人实力,在业内都是名列前茅的。”

地净天蓝,让城市环境更美好,群众生活更安心,这是土壤所作为生态环境一线科研人员不变的初心。

未来,土壤所希望通过科研创新,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污染地块风险模拟与修复领域的整体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与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国内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提供北京模式,为污染地块风险模拟与修复的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北京经验。

守望2020,他们说...

“2020年,希望我们的科研攻关能够使土壤修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希望我们科研人员的微薄之力能够为净土保卫战助力。”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