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环保网格”无形胜有形 为顺义蓝天保驾护航

8点,任海龙准时到达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是一名环保网格督察员,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在自己所负责的网格区域内进行巡查。通过网格内巡查、市民电话举报、视频监控等信息渠道,将发现的环境问题上报至天竺镇网格运营管理平台,由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立案,再将案件派遣至相关的业务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解决并反馈。

7月15日下午15点

任海龙正在进行日常巡查,突然发现“热点网格”APP提示希望家园PM2.5点位数值异常,他第一时间联系视频网格员调取点位附近高空摄像头,发现点位附近存在大片裸地未苫盖的情况,视频网格员将现场情况告知他后,任海龙立刻到达事件现场,对苫盖不严密的裸地进行拍照上报,并及时联系镇环保监察科进行处理。截至当天16点,该问题已妥善处理完毕。

从发现问题到处理完毕,仅用了1个小时。对问题事件精准高效的处理能力,追根溯源是归功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城市管理以“以点代面、以基层带动整体”的模式,把复杂的环境问题分而治之,从而精准高效的解决问题。

2018年,天竺镇共发现并处理环保类事件3071件。415个网格,将天竺镇镇域13.4平方公里范围全覆盖。不仅在天竺镇,网格化管理工作在顺义区全区也得到有效落实。

顺义区为解决基层环境难题,结合各镇、街道、经济功能区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如马坡镇建立“多格合一”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综合治理能力。石园街道建设了“智慧网格平台”,编制了《石园街道网格员日常监管手册》,形成了环境问题大监管、大整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同时,全面发动基层群众参与全区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组建三级环保网格员队伍。目前共有1832名环保网格员。环保网格员队伍发现、上报、并解决了大批基层环境问题,实现了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基层全覆盖,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2018年顺义区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截止到2019年7月底,顺义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达到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2%。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也印证了基层环保治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如今,这张无形的“环保网格”犹如一张有形的网,覆盖在顺义的每个角落,为顺义区绿水蓝天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