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京环之声
- 2019年09月09日
为改善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全市各区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共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做法,涌现出一系列动人的事迹和人物,展现出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向污染开战,共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区生态环境动态”专栏每周五推出,集结各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呈现出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以飨公众。
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
朝阳区
今年以来朝阳区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但扬尘污染问题日渐突出,进一步强化扬尘整治,重点对TSP排名靠后的街乡多次开展扬尘专项“点穴式”执法行动。通过试点带动,促进全面提升;针对具体问题,建章立制;通过联合执法,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
丰台区
环境执法队员全时执法,深入施工工地检查、巡查裸露地面、处理信访投诉等,用行动捍卫蓝天碧水净土。截至9月2日,丰台区PM2.5累计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4%。“丰台蓝”多次刷屏离不开环境执法队员的点滴付出。
石景山区
近日,生态环境部首批“最美水站”推选活动已基本完成,根据网上投票结果和专家评审成绩,最终推选出了100个水站为“最美水站”。石景山区南大荒桥水站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上榜的水站。
房山区
房山区日常通过各个进京口和入户检查检测柴油车每日约1200辆,处罚超标车60辆,处罚率约5%。“游击战”后,房山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交通支队在琉璃河环岛等地每日对路面车辆检查检测约60辆,处罚超标车约20辆,处罚率高达33%,查处超标效果明显。
大兴区
今年7-8月,大兴区环保督查办针对日常督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区域,开展“点穴式”督查,督促属地落实扬尘管控措施。共发现问题37个,包括:施工工地扬尘管控问题16个、建筑垃圾消纳点及裸地扬尘问题13个、道路扬尘相关问题6个、TSP站点周边扬尘问题3个,发现的问题都已下发督办单至属地,立行立改,截至9月2日,上述问题均已整改完毕。
平谷区
截止9月4日,平谷区PM2.5平均浓度已达39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其中8月28日至30日平谷区PM2.5小时浓度频现1微克/立方米。近年来,平谷区生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精准施策” “责任督查”打造“一微克平谷蓝”。
昌平区
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在第二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8月27日上午,第二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昌平区生态环境局代表队最终收获集体二等奖,刘国同志获得个人二等奖,杨梦、安美玲同志获得个人三等奖,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任务。
怀柔区
自2019年初开始,怀柔区生态环境局严密监管高污染柴油非道路施工机械,通过地毯式摸排、高限额处罚、严要求复检严厉打击使用在用非道路施工机械尾气烟度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治理效果显著,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延庆区
延庆区持续强化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通过“四严”机制,即严守进京北大门,严查过境重柴车;严把企业重点关,监管大户除顽疾;严查上路“黑烟车”,联合执法共治理;严管工地控进场,机械戴上“绿标签”,依法严厉查处移动源超标排放违法行为。截止8月底,共检测重型柴油车28.76万辆次,较去年同期22.54万辆相比上升了27.6%。检测非道路移动机械556台,其中超标并处罚87台,较去年同期处罚52台相比上升了67.3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9月4日上午,生态环境部会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北京组织召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评审会,专家一致同意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开发区也因此成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首家通过实施方案的试点城市。
-
Vlog | 城市生活污水是如何净化处理的?2021年04月20日
-
一图读懂 | 关于碳中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2021年04月20日
-
借他山之石,促精准治霾2021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