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蓝天筑梦人 | 他们擦亮北京的蓝天

2018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约600万,这一年北京市新一轮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达45%,是本地大气PM2.5的第一大来源。为此,北京始终坚持“车、油、路”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大举向机动车污染进攻。在移动源执法一线,承担这一任务市区两级执法队员仅有700余人。他们奋战在大气污染防治的最前线,有移动源污染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加足马力,一往无前。

苏学田:最“亲近”尾气的那个人

汽车尾气,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而他却是与之最为“亲近”的那个人。早上9点,某物流公司,苏学田半蹲在一辆柴油货车旁,双手持不透光烟度仪,检查尾气排放情况。车辆尾气口排出阵阵黑烟,苏学田却不躲不避,因为要确保仪器的稳定水平,以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而这一过程还要重复三次,持续半分钟以上。作为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监察科的一名执法人员,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日常。他们每天都要在几十甚至上百辆车前重复同样的动作,上百次的蹲起已经成为他们的“基本功”。尽管单位配备了口罩一类的防护设备,但为了能方便与车主沟通,他们尽量不戴口罩。

北京市38个进京路口实行24小时全时执法,路检夜查更是苏学田的工作日常。移动源中重型柴油车排放占比最大,而受到限行影响,这些车辆大多是夜间活动。每周最少一次夜查,苏学田往往要工作到凌晨才能回家。2017年孩子出生的那个晚上,他正在房山进京检查站夜查,没能陪在妻子身边,这一直让苏学田感到很愧疚。也因为工作繁忙,小女儿寄养在距市区60公里外的姥姥家,只有周末才能去看一眼,甚至有时孩子对他都有些生疏,多陪陪家人也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自2008年转业到环保系统工作后,苏学田在一线执法岗位已经工作了十一年。虽是在一线战斗的环保老兵,但他对技术创新从来都毫不含糊。2018年他牵头开发了全国第一款机动车执法APP,实现了从人工判定、统计到自动判定、上传、统计、云存储的跨越式发展,各种检测数据实现实时共享和有效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标车黑名单”数据库,推动了机动车执法监管向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2018年全年共检查柴油车220万辆,处罚排放超标车辆32万辆,是2017年的5.6倍,执法APP助力机动车执法监管更加高效,为实现智慧环保提供了强大动力。

王晨:环保“千里眼”是这样练成的

在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的监控大厅,有一面墙的大屏幕——机动车定期排放监管系统。北京市全部34家机动车检测机构、290条检测线,都与监管系统联网,工作人员需要时刻紧盯电脑屏幕,确保对检测场的依法监管。

“复检车、异地车、超标车、出租车……这些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不仅要查看检测的过程数据,还要回放现场验车的视频,确保验车过程中检测人员的操作符合规定”,王晨指着屏幕说道。针对重点车型的检测是他下午的主要工作,虽然不用外出奔波,但这并不比外勤执法轻松。遇见车况较好的检测大约10秒就能合格,但对于一些车况差的,90秒就要查看90组检测数据,每组数据又包括6个主要参数,共540个数据需要逐个核实确认,有时看的眼睛发酸,就起身洗把脸继续看,因为多看一组数据就有可能多检查出一辆不合格车,北京的蓝天白云就多一分保障。

“密云某检测场就是我们新大气法实施以来查出的第一案,罚了40万,也是罚款数额最大的案件。”王晨说,“当时后台监控发现检测人员修改了设备的限值,降低了检验标准”。发现情况后,王晨和同事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大约14辆车属违规检测,并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其进行了处罚,这也保证了检测场数据的真实有效。

2018年北京市共查处检验检测机构40场次,同比增长1.3倍;处罚金额125.5万元,同比增长60%,处罚次数和处罚金额均创历史新高。20家检测机构被记分,有力震慑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违法行为。

赵斌:不想治的职业病

有一种“职业病”是职业习惯根深蒂固,以至于带入日常生活中……给车加油时,赵斌从不待在车里,而是走到加油机前,盯着油枪看,没错,他在“计较”——计较着是否漏掉一滴油,甚至连挥发在空气中的油气都引起他的警觉!这份“计较”与他的职业密不可分。因为他就是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油气油品科的执法队员。

在环保一线工作二十年的赵斌即使不借助仪器设备,也能敏锐地察觉到加油站、储油库的油气回收装置是否运行正常。2017年8月,赵斌和同事在对一个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开展日常检查检测时发现,该油库存在利用空气泵稀释排放的作假行为。“当时空气中就有强烈的刺鼻味,直觉告诉我这里肯定有猫腻”,赵斌说。为了尽快取得更多证据,防止油库间通风报信,他们一天跑遍4个油库均发现并查处类似违法行为。

虽已是环保老兵,但回忆起2009年刚进入油气油品科时,赵斌感慨自己当时的确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通过边学边做、虚心请教补充完善了相关背景知识。近年来,随着国家油品标准的提升,油气回收装置的升级改造,学习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书桌上被他翻来覆去查阅书从一本到一摞,见证着赵斌在环保一线战斗的青春,更见证了北京市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工作的“新”路历程。

李珂:从“军营绿”到“环保蓝

5:30起床,6:30出家门,7:40到单位,从整理办公室内务开始一天工作。即使已退伍多年,转业到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的李珂也依然保持着部队的生活习惯,面对每一天的工作他也像战士一样拿出十二分的精神。

“每次抽车前都要做一下功课,从网上了解一下车辆生产企业的车型、在京的销售公司、地址等等的信息,做到抽检前的一个小摸底,防止企业提供的材料里少报、漏报销售公司和车型。”李珂边说边打开塞得满满的公文包,拿出文件与企业提供的材料逐一核查,选定3个类型的新车进行抽检。随后又深入车库,亲自动手核查了相关零部件的安装情况,确保与环保清单一致。

然而新车抽检并不都能这样顺利,今年6月的一次执法中,在调取销售公司的库存清单时,对方负责人声称只有3辆车,李珂要求进大库检查,负责人借口钥匙在保安那里,他们联系不上保安,一再拖延。但李珂他们绝不退缩,足足在烈日下跟对方“耗”了五个小时,终于发现了目标车型,完成了抽检任务。

开展新车排放监管是源头控污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督促车辆生产企业加大环保自查力度,避免排放不达标车辆流入市场。2016年至2018年,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共完成1922辆次的新车抽检,实现了从源头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为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新车污染物排放监管树立了标杆。

不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初心”,坚持提高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的“本心”,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这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在马路边、进京口、物流基地……以钉钉子精神一微克一微克的抠,守护着北京的蓝天白云,他们是擦亮北京蓝天的人。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