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海报——它们+我们=家园

 

谈到生物多样性,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我们通常理解它的概念,首先就是“多”,从字面上可以认为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从热带雨林到北极冰海,地球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今天,生物多样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每年的5月22日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与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同等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呢?

 

生物多样性

历经数百万年形成的宝贵遗产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通常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同时也为生态系统服务,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利用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可以为民众提供各种有益服务,例如水的净化与供应、害虫与疾病控制、土壤养分循环等,有助于应对全球变化和自然灾害。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所发布的《地球宪章》中指出,“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多样性和美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公约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今年在中国举办。


生物丰富而多样,也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前提。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要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等科学规律的认识,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生物多样性丧失

上百万物种正面临灭绝威胁

 

当前,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已是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人类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造成气候变化的工业污染,正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2020年的《全球风险报告》显示,全球风险认知已从经济转向气候与自然。十五年来首次,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可能性和影响方面进入全球五大风险之列。该报告将“重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列为世界面临的第三大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很可能会导致“失控的物种灭绝”,无数的物种将相继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景象。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与自然和平相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智慧。《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论述,就体现了敬畏并顺应天道自然规律,对生物多样性的包容。


如今的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有关规划计划之中并有效实施。中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获得了国际社会认可。


2020年1月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代理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在北京共同发布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COP15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水滴”形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自然符号,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契合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完美诠释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和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望。

 

 

近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2010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全国85%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群得到保护。近10年来,中国森林面积增长超过20%,湿地保护面积增加500多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近14%,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我们生活的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地球的未来。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