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90后”环保尖兵:潘锦秀

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为之奋斗的是让每个人都可以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8时PM2.5浓度,城六区:64;西北部:58;东北部:55;东南部:71;西南部:53。”每天早上9点之前,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官方微博都会准时发布当天的第一条消息,这也是潘锦秀一天工作的开始。

每天完成20余项常规工作

“90后”潘锦秀是一名空气质量预报员。“刚来时没想到工作会这么忙。”值班人员每天八点上岗,发布微博、数据检测、预报会商……每天的常规工作流程就有20余个。一旦遇到重污染等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微博更新的频次要提高一倍,并且还要进行污染成因分析,会商时间也会延长,有时早上五点就要上岗,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下班。

周末加班也是常态。比如有一年秋天连续发生了四次重污染,每次都赶上周末,需要不停地更新微博并进行解读、写材料分析,那个月潘锦秀只休息了一次。她笑称,“周边的外卖点的都不想吃了。”

空气质量预报不仅要准确还要通俗易懂

潘锦秀在学校时研究方向为京津冀空气质量数值预报,通常参考一种气象模型,而老预报员们则更谨慎,会综合中央气象台、欧洲中心、美国NCEP、韩国、日本等多家气象数值预报产品,并结合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的预报结果,形成最终的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地区空气质量结果。

“分析的结果特别准。”潘锦秀第一次值班碰到的红警,同事们提前一周就成功预测。“12月13日左右预测16日至21日会有个重污染过程,21日以后解除,这在几天内得到一一应验。”这让她非常震惊,于是下定决心潜心钻研,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并学习经验丰富的老预报员们的匠人精神。

只有准确还不够,空气质量预报专业性强,人们的关注度又特别高,如何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成了难题。为此,她每天翻阅单位编写的常用术语小册子,一点点摸索语言表达,努力让预报变的活泼有趣,收获了网友不少好评。几年下来,她已经成长为一名骨干力量。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潘锦秀却很有成就感。“刚开始朋友们听说我的工作都会吐槽没成效,空气怎么还是这么差,微博上也有很多网友不理解,现在随着北京的天空越来越蓝,得到的认可也越来越多。”她说她还挺开心的,在朋友晒蓝天的时候,也会把图片保存下来。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