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图片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大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京津冀逐步铺展开来,生态环境协同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大气联防联控,蓝天白云成常态。三地先后签订实施京津冀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信息共享、联动执法、联合应急等机制。连续多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成为提升三地民生福祉的最直接体现。

      强化流域共治,共护一湾碧水长清。三地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签订实施两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上游“三区两市”建成保水共同体;建立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合作机制,支持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建设。
      示范先行,协同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三地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多措并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区域携手兑现“碳中和”的冬奥承诺,“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绿色“双奥之城”成为北京一张新名片。
      生态系统展新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共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小生物看大生态,北京的鸟类十年间增加了八十多种,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北京雨燕”从过去不到三千只已恢复到近万只;天津市观测记录的鸟类达到452种,每年有超百万只候鸟迁徙过境,其中包括遗鸥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河北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到248种,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已在白洋淀“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