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毗邻的乞力马扎罗山相比,坦桑尼亚的东部弧形山脉(the Eastern Arc Mountains)的高度不及其一半,但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家却认为这里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山脉两侧的森林中蕴含的濒危物种是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种群。
剑桥大学东部弧形山脉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尼尔?伯格斯(Neil Burgess)说:“这是个很重要的地区,生物学家能在这里发现越来越多的物种。”
今年一月,国际科学家网络在《生物保护》期刊上论述了在东部弧形山脉地区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最新发现。
许多物种是这一地区唯一的,科学家称之为“特有物种”。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包括太阳鸟、变色龙和婴猴在内的96 种特有的脊椎动物。而且,东部弧形山脉地区还富有大量的特有昆虫,包括43种蝴蝶。这一地区还是800多种特有植物的聚集地。许多有名的家养植物也都源于这里,比如非洲紫罗兰等。所有这些物种都聚集在这片面积仅相当于一个罗德岛的森林里。地球上只有新西兰和马达加斯加等少数地区的濒危特有物种的密度可与这里相提并论。科学家将这样的地区称为生物多样新热点。
地理因素对热点地区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东部弧形山脉地区已经有3千万年的历史,伯格斯博士称,这片森林可能一直就有,甚至可能在很干旱的时期都存在。在东非其他地区灭绝的物种都能在东部弧形山区存活。对鸟类和灵长类的DNA研究显示,这里的许多物种与远古时期的物种属于同类。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近亲”生活在成百上千英里之外。这里不仅有远古的物种,还有许多进化后的新物种。
由于70%的原始森林已经消失,东部弧形山区如此密集的生物多样性的确让人吃惊。农民和伐木者砍伐了许多树木,狩猎者猎捕了许多哺乳动物例如大象和水牛。很多剩余的物种都有灭绝的危险,包括96种已知特有脊椎动物中的71种。
森林的破坏对坦桑尼亚的经济也产生了威胁。这里的河流产生的水电为坦桑尼亚提供一半的电能。森林的破坏会使河流在旱季供水紧张。坦桑尼亚政府和保护组织正在努力保护仅有的森林。
生态系统合作基金(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提供的经费让科学家们能够继续在东部弧形山区森林研究新物种。许多新物种为小型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也有一些很大的动物。例如,在200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奇庞吉”猴(kipunji)的居住在树上的小猴子。最初的研究显示这种猴子和白眉猴属于同一种,但去年,科学家对其DNA研究发现,“奇庞吉”猴应该与狒狒是近亲。伯格斯博士说,他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能在这里有更多的发现。(王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