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大的糖业预测机构Datagro说,全球乙醇燃料的生产带动了从糖类到肉类等各种食品的价格上扬。
据蓬勃社报道,Datagro预计到2012年,美国的乙醇产量增速将超过70%,要满足这一产出需要,将消耗掉全美国目前玉米供应量的37%,与今年同比增长15%。而原本种植大豆的土地将逐渐改种玉米,大豆的产量将因此减少,动物饲料的价格则随之上涨,Datagro说。而在中国,食品业和乙醇工业对玉米的竞争性需求可能导致该国减少玉米出口,从而最终变成一个玉米进口国。
“全球的糖类、肉类、玉米、大豆和小麦产业正越来越与乙醇紧密联系在一起。”Datagro主席普利尼奥·纳斯特里(Plinio Nastari)在上周于伦敦举行的一个国际糖业组织研讨会上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都力图减少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能源的依赖,从而增加了对源于玉米、棕榈油和糖类的生物燃料的需求。有些国家还努力限制碳排放,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
根据Datagro的预测,到2012年,美国乙醇产量将从2006年大约197亿公升增加到340亿公升。
纳斯特里说,尽管美国有足够的土地,但是仍将会受到水源匮乏的限制。美国最大的地下水资源、奥加拉拉地下蓄水层(Ogallala aquifer)的严重损耗就是例证。尽管如此,大片可耕地仍被用于种植玉米以生产生物燃料。
“乙醇需求激增是大豆和肉类价格复苏的主要因素。”纳斯特里说。
11月21日,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上涨了5.25美分,达到6.7825美元,涨幅为0.8%。8日价格创2005年8月以来历史最高,达到6.8325美元,比去年上升了17%。
能源价格对糖类价格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甜料和原油之间越来越紧密的相关性已经表明了这一点。2004年到2006年间,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增加了85%,纳斯特里说。
据Datagro预测,2006年全球乙醇总产量将达到3,450亿公升,相当于全球汽油需求的3%。(陈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