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10月28日讯(记者安世远 通讯员 夏连琪) 青海省环保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紧密结合环保工作实际,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频频出实招,受到一致好评。
争当环境执法模范,在环境监管执法中创先争优。青海省环保厅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设施大排查专项行动,对省内主要交通干线、城镇建成区、旅游风景区等敏感区域的水泥、铁合金、化工等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厅领导亲自带队,共出动执法人员2231人(次),排查企业246家(次),对32家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予以罚款,处罚金额达60多万元,关停企业1家,责令31家企业限期整改。
争当污染减排先锋,在污染减排中创先争优。青海省环保厅进一步强化目标考核,积极推动污染减排,将污染减排责任分别纳入政府、环保系统目标责任书中,合理安排减排工程项目,将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地方和重点减排企业。组织对全省在建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及工业治理项目等重点减排工程进行现场督察,对存在问题多、工作进展不力的地区进行预警。
在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创先争优。青海省环保厅前方工作组人员以规范建筑垃圾倾倒、抓好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和加强灾区公共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开展工作,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现象日益减少,定点垃圾填埋场处置逐步规范,公共环境卫生整治效果明显。
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污染防治中创先争优。为检验处置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青海省环保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环境事故处理的整体应对能力和环境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会同相关部门在格尔木炼油厂开展石化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
优化建设项目服务,在项目环保审批中创先争优。针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青海省环保厅及时召开了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座谈会,着力研究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内部互审制度、环评诚信机制等,组织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评优(劣)活动,充分发挥环评在项目建设中的前置作用,为项目建设优化服务。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