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好夜间噪声扰民问题,杭州市上城区环保部门以建设生态城区为契机,最近推出了夜间施工总量控制的办法,开全国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控制的先河,赢得居民好评。
杭州市上城区是个老城区,居民密集,面积仅18.1平方公里,但是建筑工地就有100多个。由于环保部门力量薄弱,监督力度难以到位,居民对夜间施工的投诉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居民对夜间施工噪声的投诉占全部投诉的1/3,达300起左右。为了有效控制夜间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同时兼顾城市建设,杭州市上城区环保部门制定了总量控制方法。
据上城区环保分局负责人介绍,所谓夜间施工总量控制,是指每个工地根据各自施工需要,在施工前就申报整个工期所需的夜间施工总量;环保部门则根据工地的规模、房屋结构、施工图纸及施工器械等情况,审核建筑工地的夜间施工总时间数;然后工地根据每个施工阶段的需要到环保部门审批夜间施工时间,该时间在总量中扣除,如果总量用完,环保部门将不再审批。
据了解,夜间施工总量的确定和该工地所处地段的敏感类别成一定的倍数关系。上城区环保部门首先对全区的所有工地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工地所处的位置、居民的敏感程度和投诉情况,把工地划分为:敏感、非敏感和一般敏感三大类。根据敏感类别,实际允许审批时间分别为核定总量的0.8、1.2、1.0倍。每个工地根据环保部门核定的总量签订相应的责任书。由于总量用完后不再给予审批,各工地对夜间施工时间都进行精打细算,积极采取先进的工艺,努力减少噪声污染,并主动做好工程开工前“安抚民心”的工作,以缓解工地和居民的紧张关系。届时,环保部门将根据居民的投诉数量及时调整工地的敏感类别,确定夜间施工总量。对居民投诉强烈的工地,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审批,直至停止审批。对夜间施工控制情况好、总量有多余的,环保部门将推荐该工地参与评选“绿色工地”和“文明工地”,对总量超标的取消其参与推荐评选的资格。
另外,杭州上城区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实施夜间施工总量控制的监督,在当地媒体上公布每个工地的夜间施工总量,并在周边小区张贴告知书。居民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了解该工程工期、详细计划以及夜间施工时间,保证了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周围居民也表示予以理解。
2004-03-03 本报记者 黄裕侃 通讯员 王上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