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44577
治污更有力 蓝天更可期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高敬、张华迎、张京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目标,也是群众的迫切需要。五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改善。家住天津市东丽区跃进路福阳西里的刘先生,2016年度过了首个不用烧煤采暖的冬天,他家小区附近的一组地热井成了供暖新热源。仅通过地热采暖一项,天津市每年相当于代替34.75万吨原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2.91万吨,减少排放粉尘2779吨、二氧化硫5907吨、氮氧...
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05&wbnewsid=44577&wbpagenum=0&wbnewspageid=0&ms=832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高敬、张华迎、张京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目标,也是群众的迫切需要。五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改善。
家住天津市东丽区跃进路福阳西里的刘先生,2016年度过了首个不用烧煤采暖的冬天,他家小区附近的一组地热井成了供暖新热源。
仅通过地热采暖一项,天津市每年相当于代替34.75万吨原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2.91万吨,减少排放粉尘2779吨、二氧化硫5907吨、氮氧化物2085吨、一氧化碳17.72万立方米,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雾霾,尤其是北方地区秋冬季节频发的重污染天气,屡屡成为全国人民揪心的“呼吸之忧”。
几年来,去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压减燃煤调整能源结构、淘汰老旧黄标车、对排污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等多种措施综合作用下,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3%、31.3%、31.9%。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珠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喝上一杯花草茶、吃一盘鲜花制作的小点心,望着青山绿水,好不惬意。这可不是在什么旅游名胜区,而是记者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洪塘村见到的一幅景象。这些花草茶点就是一家企业在当地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记者看到,一条小小的过芸溪从这个村蜿蜒穿过,河两岸植物繁茂,不时有几只白鹭展翅高飞。近两年,受益于厦门市小流域治理的成果,过芸溪从以前的一条黑臭水沟变身生态景观,水质大大改善。

福建小流域综合整治正是这几年我国大力治理水环境的一个典范。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五年来,治理水污染成为解决城乡居民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
2015年我国发布了“水十条”,大国治水进入一个全面发力的阶段;2016年底,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来自环保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水十条”确定的年度目标总体完成,当年“好水”即I-III类水质比例为67.8%,比上年增加,“坏水”即劣V类水质比例下降。
今年,各地还将通过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等举措治理水污染,争取到2020年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