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上讲堂 > 正文

【周末悦读】古人也爱谐音梗!“晾”马河晾的是谁的马?

2021年02月01日 来源:水润京华

有人说

三里屯最美的景

是绵延的钢铁森林

是夜里绚烂的霓虹

这话虽有几分道理

但其更独特的还是

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而且还镶嵌着一条玉带

这就是亮马河

亮马河是京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亮相,开放短短数天,水岸就成了“网红”打卡点。

看到了亮马河的新面貌,很多人会问,亮马河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

今天,小水就带大家一起探寻一下。

亮马河名称探寻

亮马河还是晾马河?

据《朝阳区水利志》记载:亮马河是坝河上游一条重要支流,系城区排水通道。

据《朝阳文史》载:亮马河最初是东直门外一条大车道,因地势低洼,每至汛期雨水便汇聚于此,形成季节性河道。大致在元末,因附近地下水源丰沛,多泉水汇流,逐渐将这条大车道变成一条小河。

明洪武初年(1368年)大将徐达攻陷元大都后,将大都北城墙南移5里,重修北城墙和开挖护城河,由此这条小河逐渐与北护城河相通,向东注入坝河,因在坝河的南侧,俗称“南坝河”。

后来,这条河流逐渐改名为晾马河。又因谐音,成为亮马河。

亮马河名称探寻

晾的是谁的马?

这个问题的答案均不见于正史,只能从民间传说和地方材料上略见端倪。

关于亮马河晾的是谁的马,有三种说法。

明成祖朱棣像

第一种说法,晾的是明成祖朱棣的马。他戎马一生,既是帝王,也是军事家。据传他在一次征战时,人困马乏,看到不远有条小河,于是下令歇马,并为马匹刷洗,然后在河边儿晾晒。

后来他登基称帝,“河凭人贵”,人们给这条没有名字的小河起名“晾马河”。

清代郎世宁所绘《百骏图》中御马在河中洗澡的场景

第二种说法,晾的是官马。明永乐年间,亮马河一代有皇家在此建设的御马苑,俗称“东御马厂”。

据传,每当皇家使用御马时,御马苑的太监将所选用的马匹进行冲洗,因御马在河中清洗后要先晾晒干净,所以将御马苑附近的南坝河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书画爱好者绘《亮马河畔》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种说法,流传最广,晾的是来往商旅的马。古代商旅在经过一条环绕城市的东西向水系时,在这里给马匹洗尘,洗完后还要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马身上的水晾干后再进城,以图吉利。此后,这条河被称为“晾马河”。

亮马河名称探寻

哪种说法更靠谱?

据《夷俗记·教战》载:晾马是蒙古族控马、吊膘的方式。“彼有控马之方,故马不虚肥,其膘皆实,即日行数百里,经阵七八日,马犹如故也”。

还有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曾设养马机构,即六监二十四苑,最著名的是清河苑,还有一处值得探寻,就是金台苑。这里的马匹被称为官马,但常由百姓代为饲养,以减少税赋。

三里屯地区明代就有成规模的村落,又紧邻金台苑,更是屯军之处,因此,在此有人饲养官马,是靠谱的。

亮马河历史探寻

亮马河与三里屯,谁更早?

亮马河从山野溪道、沟渠变成一条碧水连波的河流,是源于明代之后的都城建设。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亮马河与三里屯谁先登上历史舞台的呢?

三里屯,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已经出现。三里屯自明代形成后,集驻军、百姓生活、商贾运输、生产于一体,是重要的枢纽。

亮马河,自元末明初开凿接驳运河之前,一直是一条“小河沟”。连通运河后,并无特别挖掘。据《中国运河志》记载,明朝中期,漕运的需求增大,亮马河作为漕运河道的“神经末梢”,在拓宽、挖掘之下发挥了作用。到此时,亮马河的范围、水量和名字,才基本接近现在的面貌。

亮马河历史探寻

如今的面貌,经过几番治理?

21世纪初亮马河河道

亮马河并非一直保持“高颜值”。因清朝国力衰退,漕运颓靡,加之战乱繁多,清末至民国时期,亮马河数十年没有疏浚过,造成河床淤积深厚,杂草丛生,乃至河道变窄,成为一条臭水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朝阳区对亮马河进行了“美容”,改变了河道脏乱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多次景观提升,让亮马河旧貌换新颜。而随着河长制的落实,咱们三里屯街道作为亮马河途径的街道之一,也加强了河湖管理。

一方面,努力维护河水环境;另一方面,对游野泳、滑野冰的行为进行劝阻,最大限度呵护亮马河的生态环境。

2020年,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惊艳亮相。这一条承载着文化、娱乐、生态等多种功能的河流,成为三里屯地区重要的生态圈。她既是三里屯地区的新时尚地标,也是三里屯地区的环保名片。

水务人和市民的努力

让亮马河旧貌换了新颜

迎着清澈的河水

灿烂的阳光

我们继续奋勇向前!

来源:爱尚三里屯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