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丨三校联合开展节约资源主题生态环保研学活动

2023年11月17日 来源:京环之声

11月12日,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北京市第五中学团委、北京市月坛中学团委、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团委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深入社会大课堂 深挖光盘大意义”主题研学活动,走进北京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海淀再生能源发电厂、海淀餐厨厨余处理厂、平人农场进行参观实践,探索生活垃圾处理背后的环保秘密,亲身感受节约资源与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一站:海淀再生能源发电厂

走进再生能源发电厂,同学们首先观看了垃圾处理厂沙盘和宣传片,认真学习了科普廊道上的环保知识。带着理论知识,同学们走进了再生能源发电厂的“核心地带”——垃圾存储池,工作人员讲解道,垃圾会在这里由专业工作人员操作巨大的抓斗进行翻抓,经过充分发酵脱水,5-7天后会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发电。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垃圾焚烧系统,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焚烧炉内部温度要达到850℃以上才可以进行垃圾焚烧,有了高温保障,才能保证各项指标的达标排放。同学们还学习了垃圾渗滤液和烟气净化等处理过程。原来,垃圾燃烧后的残渣通过技术处理后可以做成马路上铺的透水砖。

“没想到生活垃圾通过技术处理,竟然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而且这里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同学们纷纷感叹道。

第二站:海淀餐厨厨余处理厂

我们生活中的厨余垃圾是如何进行处理的呢?带着好奇心,同学们来到了处理厂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展示中心,认真聆听厨余垃圾处置全流程及资源化利用途径。

原来,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应用于土壤改良,种出有机蔬菜和水果。此外,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有13亿吨,一粒米的诞生需要3072小时……

参观后,同学们意识到珍惜食物、践行光盘行动的重要性,也理解了垃圾分类对于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

第三站:平人农场

在农场,北京五中的两位同学带来了原创环保相声节目,同学们一起吃完午餐并践行了光盘行动。随后,跟着工作人员,同学们一同来到农场种植区,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周期规律的影响,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草莓、木瓜等大棚内投放益虫,并了解了“以虫治虫”的环保有机农业背后的故事。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深刻体会到了一粒米一颗粟的来之不易,以及珍惜食物、节约资源能源的重要性。

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复盘总结、分享交流,每组同学都绘制了漂亮的手抄报,并上台演讲。“通过参观,我了解了垃圾处理的流程,我们可以少用一次性物品等让垃圾减量,通过垃圾分类可以让垃圾处理的流程变得更高效和简单。”“节约粮食、光盘行动、节能减排就是我们可以为环保做到的身边小事。”……

本次生态环保研学活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不浪费粮食、节约资源能源的环保种子,同学们相约一起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共同为美丽北京加油!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