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动态 > 正文

封面故事 | 建设 “美丽中国” 共创 “美丽世界”

2024年06月17日 来源:世界环境

今年2月,我受邀来到北京领取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那天早上,我外出跑步,在蔚蓝的天空和明媚的阳光下愉快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美丽冬日的清晨时光。回首十年前,我绝不会在北京慢跑。那时北京,空气中弥漫着燃煤的异味,天空也被烟雾染成了灰色。当时,我与中国朋友谈到让14亿中国人摆脱贫困的经济奇迹时,他们总会说:“是的,但我想看到蓝天。”现在,蓝天回来了。中国“向污染宣战”取得了巨大进展,成为全球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十年前,中国率先开展空气污染治理。真正有趣的是,这场“治污之战”迅速发展成一场更为声势浩大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开始同时应对三大全球环境危机——生态系统破坏、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如果十年前有人问我去哪里寻找最佳环境实践的灵感,我会回答:请去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那时绿色领域是由欧盟领导的。而现在如果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我会回答:请去北京、深圳和杭州,看看中国的绿色转型。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据了全球60%或更多的绿色市场份额。今天,中国不仅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更广泛的绿色技术领域也领先世界,其绿色技术的发展令人惊叹。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的投资居世界首位。赫尔辛基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额达到89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化石燃料投资总额或土耳其、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2023年产值达到1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国际能源署(IEA)报告称,目前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全部关键制造阶段所占的份额超过80%。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依山傍水的美丽小城安吉,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护大自然,因为它是无价之宝,也意味着环境行动能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盈利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习近平主席的这一经典论述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为21世纪新的发展范式指明了方向。按照过去的发展逻辑,由于缺少煤炭的替代能源,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只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005年时的中国,发展重点还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如今,中国已将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从煤炭到清洁能源的转型,使中国实现了从“灰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重大飞跃。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鲜有全球知名品牌。以传统汽车为例,中国车企难以与日本丰田比肩。后发企业想通过制造同类产品取代现有知名品牌,难度极大。面对此困境与挑战,中国采取了明智的产业政策,大举进军电动汽车市场,在新兴的电动汽车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解决方案实现了“双赢”,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推动中国经济走向繁荣,还保护了环境。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远超预期。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市场占比超过六成。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比亚迪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包括小鹏汽车、蔚来、吉利在内的中国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2023年4月的上海、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品牌备受关注。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企业在电池、设计、技术、性能等方面的一马当先,令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惊叹。中国的领先不仅在电动汽车领域,还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总部位于西安的隆基绿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是水力发电研发的全球领跑者,远景能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涡轮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之一,宁德时代则在锂电池制造方面遥遥领先。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宁德时代的总部设在福建宁德,有着“中国镍王”之称的青山控股集团在浙江温州,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赣锋锂业在江西新余,远景能源公司总部在江苏江阴。可再生能源行业不断为中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使中国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绿色能源劳动力市场。绿色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自然保护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方面,中国现在也是全球环保领域的领导者,但其他国家对此还知之甚少。2012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2024年1月,中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建设美丽中国被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我很喜欢“美丽中国”这个简洁、以人为本、深入人心的口号,它调动了所有人的情感——农民和产业工人、学生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农村和城市、老年人和年轻人。我们需要用这样的口号来推动必需的群众运动,更好地保护地球母亲。“美丽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为世界创造了一个积极的愿景。这样的理念应该复制到世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法国、印度等,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丽的世界。中国正发生非常积极的变化,污染已得到了治理,同时,中国还承担起了许多环境责任,例如保护长江、治理沙漠、清理河流,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植树造林国家。在河北的塞罕坝和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我目睹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如何努力地绿化土地。从长江禁渔到乡村振兴,中国的生态恢复项目让土地和河流重现昔日美景。2023年,习近平主席考察了广东湛江的红树林,他强调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系统,对保护海岸线和丰富物种栖息地具有重要作用。创造性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优先级方法。中国的国家公园理念源自美国,美国前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Ulysses S.Grant)在19世纪70年代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但是,中国目前正在建立的国家公园系统可能是世界上最全面的,不仅在西藏和青海建立了大型国家公园,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新的自然保护区,更好地保护了中国奇妙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有物种。几年前,我有幸参观过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看到了中国为这一珍稀物种所做的非凡工作,其中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们所做的努力。很少有物种能像大熊猫这样,具有强烈的中国标志特征,大熊猫的保护体现了美丽世界中的“美丽中国”理念。中国的城市也在迅速变绿变美。广东深圳市中心有一大片湿地——华侨城湿地公园,栖息着诸多鸟类,巨大的绿色走廊穿过那座城市。浙江杭州西湖重现其历史辉煌,使得杭州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江苏苏州的运河或云南昆明的滇池被清理干净,使得人们能够在美丽的城区散步或骑自行车游览。福建厦门以成为“海上花园”为荣。我最近访问“中国煤都”山西大同时,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变得如此清洁和绿色感到惊讶。中国的绿色发展激励着全世界。在国内的支持下,中国与加拿大共同主导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推进该议程,中国生态环境部在2024年1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自然管理根植于尖端科学,加快推进保护工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一直在增加绿色投资,加快技术和知识转让,分享有关自然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宝贵经验、专业知识。未来的前进道路虽复杂,但中国的绿色发展方向很明确。抓住绿色经济的机遇,打造美丽中国,就是造福人类、造福地球,正如习近平主席那个夏天在安吉说过的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者介绍:联合国原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