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以法为基 合融共治——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构建“三协同”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2024年12月16日 来源:京环之声

为全面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求,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提升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保护上谋布局、下功夫,探索构建了京冀区域协同、一府两院协同、执法部门协同“三协同”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聚焦京冀区域协同

融通共建推进无缝治理

01

协同治理机制共建



为全面厘清职能划分,保障京冀区域部门各司其职、有效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组建房涞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房涞涿三地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工作计划》《房涞涿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三地环境保护联动工作内容;搭建沟通机制,房保两地联合印发《房涞涿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建立会商调度、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水污染应急、执法联动等联防联控协助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保障跨区域环境治理成效。

02

属地帮扶指导共谋

为进一步提升全域空气质量,针对部分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重点街乡镇,实施针对性帮扶指导措施,围绕京冀交界区域重点乡镇,联系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涞水县分局、涿州市分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聚焦镇域污染点位、渣土车遗撒、灾后重建施工和交界处扬尘等问题,开展联合检查指导20余家次,通过跨区域联动执法,全力推动纵横向数据共享,双向打通跨区域数据壁垒,通过“体检式”执法检查,扭转了房山区部分乡镇PM2.5在全市排名靠后局面,进一步强化了跨区域环境违法问题处理处置效率,全面提升了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03

联防联动监管共治

年初制定《2024年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方案》,与河北省涞水县、涿州市每月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开展京津冀联合联动执法检查9次,检查污染源点位27个,检查移动源点位94个,全面推进跨区域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与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保定市生态环境局、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涿州分局联动,开展大石河、小清河、白沟河跨流域专项执法检查,协同联动共同助力跨区域、流域水环境违法问题快速、有效处置,全面保障京冀水生态环境质量。


探索一府两院协同

以法为盾共筑生态屏障

01

深化“优势互补”,健全协同联动合作机制

强化府院联动,与房山区法院联合制定实施《共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将“各司其职、有效衔接、强化协调、一体联动”的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协同机制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环节。深化府检联动,与房山区检察院联合制定实施《共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检察联动机制》,确立联席会议、案件会商、工作通报等措施,全面保障机制有效运行。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中,通过线索移送、协助调查取证、参与磋商、提供法律咨询等手段加强联动配合,利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互补优势,共同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过程难题,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4件。

02

强化“资源共享”,搭建干部互派交流平台

为拓宽干部交流锻炼渠道,与房山区检察院联合开展人才交流,安排业务骨干,以“以岗代训”形式到房山区检察院进行交流学习,协助配合推动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实现了资源双向开放、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监督和行政执法能力。同时,充分发挥一府两院常态化联动机制作用,与房山区检察院、房山区法院组织开展座谈交流,依托共建活动推动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推进新征程房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03

突出“汇智聚力”,打造线上线下智慧e站

为全面助力房山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司法检察高效衔接,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增效,与房山区检察院联合创建环境保护检察服务e站,有效对接生态环保智慧系统与检察服务e站线上程序,通过线上推程序、线下设站点,建立面向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诉求受理、落实整改、法治宣传等职能为一体的智能化工作平台,开启了房山区通过司法检察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新模式,聚力打造具有房山特色的生态环保治理品牌。

强化执法部门协同

纵横联动助力提质增效

01

联动处置全闭环

深化落实“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测部门智慧感知、监察执法部门精准执法”的“三监”联动机制,制定并出台《房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共治的“发现、协调、处置、执法”全链条闭环机制,切实提升联动监管执法质效。依托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平台,利用“热点网格”“外部监控线索”等联动科技手段,拓宽问题线索发现渠道,共发出403个日报警网格,运用重型柴油车监控、企业用电监控、工地扬尘监控、VOCs排放监控以及工业企业在线监控等多种手段,精准定位并处理了191例重型柴油车违规行为、32起企业用电异常情况、149处扬尘污染点、25起VOCs排放异常、6起工业企业在线监控问题,实现了精准高效打击各类污染源。

02

督察管控广覆盖

制定出台《房山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房山区扬尘管控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实现了各职能部门、属地的高效串联。强化巡查检查,由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各行管部门、属地政府,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反馈,及时开展“回头看”并定期通报,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通报、督改问题408件次,推动了以督促改、以改提效,加快实现闭环监督、回溯核查,确保环境问题真督实改,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03

履职尽责多维度

针对餐饮商圈,探索“执法监管+商场物业管理+商户自管”的“三方共建共治”机制,突出多方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商户主动践行环境治理责任,实现“监管+自管”一体履责。针对燕山石化公司,创新实施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燕山办事处、燕山石化公司“三方共建”机制,与燕山石化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发展深化污染防治合作协议,成立联合执法队,利用燕山石化公司石化行业专业技术能力,对燕山地区开展联合排查整治,2024年,共开展联合执法17次,构建了政企协同治污新模式。

NEXT

下一步,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将秉承系统观念,推动方向、战略、思路一以贯之,善用有解思维,推动问题、矛盾、桎梏高位化解,努力实现“横向有联动、纵向有衔接”的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以一体化思维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工作落实,为实现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大美房山”建设贡献力量。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