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
点击各区文章标题即可阅读原文哦~
东 城
生态环境大讲堂
近日,“绿色东城,打卡美丽蓝天——共建美好生态家园”东城生态环境大讲堂开讲,北京大学高孟琦老师以“同呼吸 共命运”为题,与居民交流绿色生活理念,通过讲座、云朵灯制作、干花漂流瓶和蓝天打卡等互动环节,让居民深入了解秋冬季环保措施,倡导变废为宝,激发参与热情。


西 城
召开大气污染防治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近日,西城区生态环境局邀请两位大气污染防治社会监督员,就美丽西城建设开展座谈,分享了城门楼和大运河的公众参与典型案例,介绍了在老城保护更新工作中、在儿童友好城市打造过程中,与各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并从实现生态文化的可视化、讲好生态文明故事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朝 阳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实践
朝阳区聚焦“含绿量”,推动汽修、污水、餐饮等行业治理升级。向“质”提升,探索能源、建筑、交通、绿色消费等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打造创新朝阳模式。


海 淀
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质增效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聚焦重点工作,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机制。聚焦能力建设,提升技术质量,全年组织培训35次。聚焦质量控制,提升数据质量,通过多项资质认定和考核,夯实监测能力。聚焦体系建设,按年度计划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修订相关文件,明确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与技术实力,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强有力支撑。


丰 台
北京首个骨架支撑式膜结构罩棚亮相
12月19日,北京市首个新建地铁施工骨架支撑式膜结构罩棚落户丰台,采用膜结构罩棚后,噪声同比下降约60%,扬尘同比下降95%以上,极大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罩棚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后,自然光可满足罩棚内施工作业采光需求,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而且其使用周期较长,可重复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石 景 山
开展油气回收专项检查
助力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以日常化、科学化手段持续加大加油站行业执法监管力度,确保油气回收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有效控制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截至2024年12月,区生态环境局对14家加油站进行了322家次巡查和48家次油气回收监督性监测,保障合规运营。同时,全区在营加油站已100%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定期开展数据比对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平 谷
开展2024年排放源统计工作培训
近日,平谷区生态环境局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以提高数据质量为落脚点,组织辖区内119家纳统企业,开展现场培训。会上,区生态环境局对排放源统计工作做了整体部署,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排放源统计工作内容和系统进行详细讲解并现场答疑。

昌 平
主动帮扶 助力企业发展
近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组织专题培训会,对300余家排污单位进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填报技术帮扶。会上通报了2023年审核情况,部署2024年填报工作,并邀请专业人员授课。此次培训强化了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的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助力辖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怀 柔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摸排调研
近日,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摸排调研工作。此次摸排调研以“三基本”为导向,聚焦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污治理及设施运行情况。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和APP实录,依据评估指南,对全区14镇乡30村开展成效评估,查找问题,巩固整治成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减污降碳试点成效显著
以绿色能源推动碳减排60万吨
今年以来,经开区立足功能定位和发展实际,深入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路径、新模式。出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利用绿色发展政策,支持183个绿色项目。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标杆。创新“1分钱”绿电奖励政策,两年来绿电交易量增长超40倍;推进清洁运输,新能源班车占比从2023年的70%提升至80%以上。同时,累计建成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