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国先进工作者沈秀娥:以匠心守蓝天 用奋斗书华章

2025年05月02日 来源:京环之声

她把对党忠诚化作1微克的执着追求,让监测数据成为民生幸福的晴雨表,让蓝天白云成为首都金名片。

她始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场书写新时代环保铁军的赤子丹心。

她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空白,用科技之光照亮生态治理的壮阔征程,兑现“还老百姓繁星闪烁”的庄严承诺。

在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这位蓝天守护者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她,就是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沈秀娥。

攻坚克难:拓荒技术无人区的监测先锋

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厅里,一张覆盖整面大屏的PM2.5日历图静静诉说着首都空气质量的蜕变史。2013年至2024年,4000余个日夜的数据在图表上交织成渐变的绿意,从“五颜六色”到“绿意盎然”的色谱跃动间,每一微克PM2.5的削减,都是生态环保铁军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的丰碑。

时针拨回2013年雾霾频发的寒冬,当PM2.5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沈秀娥面对的却是一片技术荒原。“国内PM2.5组分监测方法尚无标准,来源解析技术体系尚未成型,业务化监测更是缺乏系统性技术支撑。”回忆起攻坚岁月,她的目光穿过实验室的玻璃幕墙,仿佛又看见那些与仪器为伴的深夜。

在实验室里,沈秀娥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长明,文献资料堆积如山,仪器调试重复千百遍。通过不懈努力,率先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研发了PM2.5中有机示踪组分的系列监测方法,如同为污染物装上“追踪芯片”,实现了PM2.5污染来源的快速定性跟踪和分析,相关方法技术在全国推广。

结合管理需求和北京实际,沈秀娥和团队一起创新构建了PM2.5综合来源解析技术体系。2014年,北京率先在全国发布第一轮PM2.5源解析结果,首次获得区域和行业的精细化定量解析结果。此后相关技术持续支撑北京市发布三轮大气PM2.5来源解析结果。基于这些科学数据,北京市先后制定发布《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措施,精准锁定机动车、扬尘、工业生产和燃煤等主要污染源治理优先级,为北京市多年来空气质量快速改善提供了科学支撑。

久久为功:以科学匠心铸就蓝天奇迹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答卷上,沈秀娥用数据书写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坚守。从2013年PM2.5年均浓度89.5微克/立方米,到2024年降至30.5微克/立方米,“北京蓝”逐步成为“常态蓝”的背后,是“一微克一微克抠”的较真精神。

当传统监测手段遭遇数据孤岛困境,沈秀娥用“笨功夫”蹚出新路。她带领团队深入20余个行业1000余家企业,逐个行业摸排生产线的污染排放,基于设施用电感知技术,半年内建成覆盖6000多个感知点位的分钟级监测网络。从手工监测到智能远程感知,她和团队构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的多元数据智能感知体系,这场监测技术的“改进史”,让污染排放无所遁形,让精准治污成为可能。

面对“十四五”时期大气治理的深水区挑战,她以“初生牛犊”的锐气铸刃攻坚:研发的新型大气精准溯源技术领先国际水平,构建的26种大气污染线索智能算法集化身“环保福尔摩斯”,使问题发现速度实现从天级到小时级的革命跨越。监测中心200余项标准、专利软著构筑起技术城墙,多项“黑科技”入选全国数智化转型标杆案例,印证着“科学匠心”的力量。

精益求精:锻造监测体系“最强大脑”的科技领航者

2022年国庆假期,当人们沉浸在节日氛围时,沈秀娥正带领团队在办公室鏖战。他们用23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将北京市“1+N”空气质量监测精准调度指挥平台从概念变为现实。这份对毫厘精度的执着追求,不仅构建起智能监测体系的技术地基,更开启了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要让算法跑在污染扩散前面!”带着这样的信念,沈秀娥带领团队在无数次的系统调试中打磨出“智能感知-精准溯源-三监联动-市区协同”的全链条技术体系。这套系统实现了环境高值热点、超标排放等20余类问题的智能捕捉,形成“2小时反馈,4小时办结”的闭环调度体系。同年11月,《北京市大气三监联动精准治污调度平台》和《北京市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共享融合系统》双双斩获全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优秀案例,这是对沈秀娥和团队坚守技术创新的最好褒奖。

担当奉献:用“小家”缺席守“万家”晴空

荣誉簿的背面,是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沈秀娥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在首都蓝天保卫战中诠释着新时代环保人的使命担当。当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时刻,她总在监测屏幕前构筑隐形防线——连续多年缺席除夕家宴,以“空气管家”身份守护着全市百余个监测站的数据脉搏,在灯火阑珊处编织起首都空气质量的守护网。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60个昼夜的持续奋战中,她带领溯源评估组,以最高标准、最精技术、最严作风,倾情守护着蓝天,终使“冬奥蓝”惊艳世界——PM2.5浓度创监测史新低,兑现奥运空气质量承诺的铿锵誓言。当运动员在澄澈天空下纵情竞技,当“北京蓝”刷屏社交网络,这份跨越十年的治污长征终于迎来高光注脚。

勋章背后亦有遗憾的留白。女儿重要考试的缺席、儿子钢琴比赛的失约,在坚守岗位的日夜里,沈秀娥错过了孩子们成长的很多瞬间。但面对总书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的嘱托,她将为人母的柔情转化为守护千万家庭的坚定:“改善环境质量就是我们这代环保人的长征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沈秀娥作为新时代劳动者的杰出代表,用实际行动印证着总书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指示。

“这份荣誉承载着关怀与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考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深知守住这份荣誉比获得它更需要毅力。”沈秀娥满怀感触地说道,未来,我会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事业,让“北京蓝”成为代代相传的幸福底色。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