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铁军风采 | 2025年北京市模范集体 他们榜上有名

2025年05月07日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4月29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评选出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共1252人,北京市模范集体195个。其中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大兴区生态环境局生态建设科、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防治中心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光荣称号。

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

       

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承担着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重任,具体负责组织拟订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及控制大气污染阶段性目标和防治措施,建立并实施空气质量保障机制,协调、督查各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对各街乡和有关部门的考核制度,同时牵头全局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承担朝阳区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近年来,大气环境科以PM2.5控制为主线,加强VOCs和NOx协同治理及扬尘管控,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联合督导机制,通过远程视频对279个施工工地实施监控,组织街乡累计治理裸地790万平方米,淘汰整治提升搅拌站、汽修等行业150余家,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推动区域低碳发展方面,大气环境科以污染减排为核心,在全市率先印发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三年工作方案,出台移动污染治理、汽修行业综合整治等系列措施,其中汽修治理经验在全市推广,研究制定的区级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支持资金政策取得良好成效。

大兴区生态环境局生态建设科

       

大兴区生态环境局生态建设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首善标准,站位“生态大兴”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委生态文明委统筹作用,积极推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寻“两山”转化的“大兴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北京”贡献大兴生态力量。

生态建设科是攻坚克难的“冲锋队”,他们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挑重担,联动30余家区直部门、22个属地形成“生态一盘棋”工作格局,打造“生态大兴向美而行”党建品牌,组建“红行绿动”联盟,将“红色力量”转化为“绿色引擎”。

生态建设科是以文辅政的“研究室”,他们以笔为戎、默默奉献,深耕“生态调研”,取得成果30余项,多篇报告被《环境科学》《中国环境报》刊登。先后前往22个点位进行实地调研,总结提炼8个大兴特色典型案例,为大兴区打好生态牌、走稳生态路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建设科是生态文明的“传播站”,他们构建“135+N”生态宣教工作模式。累计发布宣传报道1万5千余篇,报道内容多次荣登央广网、新华社以及生态环境部官方宣传平台,打造多项“生态文化”产品。

生态建设科是年轻同志的“加油站”,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生态环保铁军青年工作。组织开展“环保青年说”“环保青力量”“生态志愿我先行”等系列活动,有效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防治中心

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大气污染防治中心,长期从事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统筹组织、协调全区各部门、各属地,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密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含绿量”提升,聚焦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企业“含绿量”排名全市前列。聚焦精治能力提升,组织开展扬尘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聚焦工地、裸地、道路、场站等主要扬尘污染源,分项整治、分类施策,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降尘量排名全市第一。聚焦高质量发展攻坚,紧扣“高质量发展年”目标,组织开展空气质量提升行动,以持续攻坚的工作举措为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夯实基础。2019-2024年连续六年PM2.5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连续三年均排名全市首位。聚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日常强化、预警措施等要求,在完成年度目标的基础上力争为全市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更大的力量。

密云区PM2.5浓度由2013年71.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25.6微克/立方米,下降率达64%,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