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两山”理念20年⑤|门头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2025年08月26日

门头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北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系列宣传之五


编者按: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华丽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征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结合近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推出系列宣传,展现“两山”理念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绿色新画卷。

门头沟王平村 摄影/任秋霞

近年来,门头沟区持续深入推进“两山”基地建设,不断挖掘“两山”转化特色路径与长效机制,探索推进“两山”转化创新实践,“两山”建设成效持续向好。先后获得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金字招牌,实现从“千年煤城”到“森林城市”的绿色转型,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绿色引领,打造京西生态新山城

门头沟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025年PM2.5累计浓度为28.6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20.56%;地表水市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连续6年达到市级考核要求;助力“引黄济永”补水工程常态化,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地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稳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连续5年保持优的水平。

门头沟向阳口村 摄影/任秋霞

作为生态涵养区,门头沟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禀赋优越,持续开展全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非损伤联合实验室,系统实施百花山葡萄等濒危物种拯救工程,探索搭建智慧监测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能力,在COP16大会上成功入选“自然城市”平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白琵鹭 摄影/叶元兴

构建生态文明新范式,探索建立以GEP为导向的生态立区战略统筹推进机制,明确“一镇(街)一策”生态系统提质增效空间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方向,充分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努力形成“GDP和GEP同部署、双增长,生态投入和生态富民同发力、两保障”的工作格局。

绿色动能,聚力专精特新“京西智谷”

门头沟区深度推进地区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将千年煤城变为森林城市,探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型发展路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了区属全部270多家乡镇煤矿,500多家非煤矿山、砂石厂。聚焦“绿色动能”培育,成功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型跨越。如今,1000余公顷的废弃矿山和裸露岩壁经过系统修复,已恢复绿树成荫、果树成行的葱茏景象,全区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39%提高到目前的48.26%,林草覆盖比达到全市最高的93.9%,昔日的矿山实现“绿色蝶变”,重焕勃勃生机。

百花山

好环境引来金凤凰,绿美底色的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动能的产业蜕变。这里建成全市最大500P国产自主可控算力集群,落地北京算法登记服务中心和北数所数据资产服务中心。挂牌中关村(门头沟)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园,成为全市7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之一,成功举办中国心脏大会创新与转化论坛,打响“中国心谷”品牌。2024年新增“三大产业”重点企业142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187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5.6%,形成“智能算力—算法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孵化”全链条发展格局。

京西智谷:先行先试打造AI产业高地

曾以“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三大传统产业为主的门头沟,已然蜕变为专精特新产业汇聚的高质量发展聚集地,昔日的“矿山”经济已经蝶变为高精尖的“智慧”经济。

永定河畔:生态廊道 文化纽带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大文化带之一,这条璀璨的项链将自然和文化之美巧妙融合,不仅拥有京西山水的“高颜值”,还承载着京西文化的“高内涵”。

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门头沟区充分利用永定河文化带的独特优势,以109国道沿线和永定河文化带为纽带,构建“山、水、村、驿”四类景观系统,精心打造18大山水人文场景和78个特色景观节点,推动山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门头沟小院:东马山家

紧抓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契机,不断提升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能力,围绕区域内独特、鲜明和知名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小而精”的特色农业资源,拓宽多种休闲业态,聚集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民宿等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

门头沟小院:灵山木屋

持续推动民宿集群发展,精品民宿达139家,覆盖66个村,盘活闲置农宅437处,其中“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入选北京市农民增收典型案例。举办首届北京虚拟体育运动会、环门头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潭王路、妙峰山路入选2024年“中国骑行地图”;持续做优“檀谷商圈”新质消费载体,潭柘休闲旅游度假区入选北京市第二批旅游度假区,百花山获评全市首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探索农产品加工“共享工厂”模式,突破性取得香椿、杏仁等农产品SC认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零突破。新增五星级、四星级休闲农业园区各1个。5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连续三年实现“消薄”。

门头沟区持续深化“两山”基地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协同共进,文旅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未来门头沟区将进一步聚焦美丽北京先行区建设,切实提升生态系统质量,释放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巩固“两山”转化成效,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贡献“门头沟经验”。

永定楼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