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68890
专家解读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转差,预计将出现一次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
导读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结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于11月4—8日出现一次污染过程,峰值可能达到中至重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密切关注本次过程,邀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威正高级工程师解读污染发展趋势。1 当前空气质量状况怎样?11月2日,上次污染过程基本结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恢复优良。3日,随着区域北转南风,PM2.5污染逐渐累积,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出现小时轻度污染。截至4日10时,区域内PM2.5...
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77&wbnewsid=68890&wbpagenum=0&wbnewspageid=0&ms=414
导读
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结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于11月4—8日出现一次污染过程,峰值可能达到中至重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密切关注本次过程,邀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王威正高级工程师解读污染发展趋势。
1 当前空气质量状况怎样?
11月2日,上次污染过程基本结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恢复优良。3日,随着区域北转南风,PM2.5污染逐渐累积,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出现小时轻度污染。截至4日10时,区域内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128微克/立方米(漯河,4日7时);北京市PM2.5浓度从2日的“个位数”水平, 已经持续增长至48微克/立方米。
2 污染过程这么频繁,原因是什么?
从气候形势来看,根据国际主流天气预报中心趋势预测结果,2025年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呈正距平特征,冷空气活动整体偏弱,气温较常年偏高,区域北部偏暖特征相对明显,同时零散降水使得区域维持高湿状态。这样的气候背景不利于污染扩散和清除,容易造成污染过程多发。
从气象条件来看,未来三天区域中南部出现风场辐合、近地面逆温、弱降水增湿等多重不利因素。11月4—5日,大气中层温度升高,地面以南风为主,大气扩散条件逐步转差。6日,区域北部转受东北风控制,南部受偏东风影响,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污染气团难以扩散;区域中南部出现贴地逆温、分散性降水,既抑制污染垂直扩散,还会增湿加剧污染程度;预计这是污染过程期间气象条件最为不利的一天。

11月6日8时区域相对湿度(左)和逆温(右)预报
从排放水平来看,10月末至11月初,区域内水泥、砖瓦、陶瓷等生产工序可中断行业开工率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重型货车交通流量增加7%,工程机械开工时长上升10%。此外,近期多地正在进行供暖设备调试和点火试运行,环渤海、太行山沿线、安徽北部露天焚烧火点较多,这将会进一步抬升区域排放水平。
3 未来几天空气质量怎么样?
从区域上来看,预计未来3天污染持续,6日区域北部略有改善,9日区域大部转为优良。11月4—5日,高压后部控制,中层升温,地面南风为主,区域中部多风场辐合。区域中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其余地区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6—8日,区域中北部受东北风影响,南部受偏东风影响,有大范围降水过程,扩散条件略有改善,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优良,中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其中,6日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城市可能出现重度污染。9日,区域整体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南部有降水,扩散条件较好,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优良。
从北京市来看,未来3天预计出现轻至中度污染,6日有所改善。11月4-6日受高压控制、高湿、静稳气象条件影响,扩散条件转差,预计出现一次轻度-中度污染过程,在6日略有改善;7日,东北高压加强,出现降水,扩散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转为良;8日,受低气压控制,扩散条件一般,空气质量为良-轻度污染,9-13日,冷空气扰动较频繁,空气质量以良为主。过程期间北京市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