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信息披露
  • 环保设施开放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第二十一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之废旧品工艺大赛圆满结束!作品组获奖作品欣赏

2025年11月28日

2025年11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行堂内,一场属于青春、创意与绿色的盛会——第二十一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之废旧品工艺大赛决赛在期待中温暖启幕。

来自全校20个学院的219支队伍、680余名学子,以热忱为名,因环保相聚。经过初、复赛的层层遴选,9组实物作品与6组环保漫画脱颖而出,汇聚于决赛的舞台,为我们带来一场融合视觉震撼与心灵触动的艺术之旅。

在这场以“‘废’材新生,公益同行”为名的相聚中,旧物褪去尘埃,灵感悄然发芽。一件件作品,不仅是材质与造型的再造,更是情感与理念的再生。最终,《千里江山应当归》(作品组)以及《线》(漫画组)等15组作品获奖。

下面,让我们一同了解作品组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作品组

一等奖

作品名称《千里江山应当归》

作品借《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意境,以搜集到的废旧当归片为山、牙签为桥、毛线为川,用看似简单的材料传递浓重的家国情怀。

二等奖

作品名称《古古偶之家》

作品创意源自非遗“泉州布袋木偶戏”,利用废旧材料手工制作俑偶与舞台,并为文物配以方言乡音,在跨越时空的趣味对话中,唤醒文化记忆,实现废品重生与文物“复活”的双重奇迹。

作品名称《青枝向故瓷》

作者以“粉彩蕃莲纹包袱式瓶”为灵感,选用废弃静物瓶、旧画布、当归枝等材料,通过手工重组与再造,将破碎瓷片与当归根系交织于苔藓底座之上。

作品名称《碎璧重光》

作者以商代四羊方尊为原型,用雪弗板、黏土、热熔胶等废料模拟国宝“碎裂-重圆”的修复过程。作品既是对文物修复者的致敬,也是对文化传承的礼赞,喻示破碎之物亦可在当代重生。

三等奖

作品名称《贵妃醉酒》

作者选用扭扭棒、仿珍珠等日常废旧材料,通过弯折、缠绕与拼接,匠心复刻传统贵妃凤冠与云肩。作品将非遗纹样与现代手工融合,让废弃材料焕发华彩,在亲手创造中实现从“历史旁观者”到“文化传承者”的身份转变。

作品名称《铝丝䯼髻与玉米皮头面》

作品复刻明代女性䯼髻头饰,以铝丝为骨、玉米皮为面,将农业废料转化为传统首饰。通过拧结、掐丝等工艺,让废旧材料承载千年服饰文化,打破“废品”与“文物”的界限,展现传统之美在当代的重生。

作品名称《瓷之韵》

作者以故宫“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为蓝本,使用矿泉水瓶、旧布料、宣纸等废旧材料,通过拼贴、绘制等工艺匠心复刻,不仅再现了国宝神韵,更让千年瓷韵在当代创意中焕发新生。

作品名称《菱花纸镜》

一面纸镜,既是案头摆件,也是承载文明记忆的微型文物载体。洗碗绵本是家居耗材,废旧硬纸板曾是包装废弃物,它们在作者的手中脱胎换骨,不仅重现了唐代铜镜的历史肌理,更让废旧材料拥有了“永不褪色”的文化内涵。

实物作品的精彩展现暂告段落

而创意永不设限

漫画组获奖作品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们一起期待!



关闭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