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普
  • 善待臭氧,安享阳光
  • 三大郊野公园将纵贯北五环,比1.5个颐和园还大!
  • 郊野公园本就块头不小,如果彼此联通,那就更是公园中的巨无...
  • 臭氧成夏季首要污染物 请做好健康防护
  • 清洁空气Rap环保歌词征集终于结束了,小伙伴们是不是迫不及待...
  • 科普
  • 一次氮氧化物排放再到二次硝酸盐,是区...
  • 2024年10~11月供暖季前后京津冀区域发生了几次空气污染过程。在空气污染过程成因上,除了静稳、逆温、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外,冬季各类燃烧源(供暖锅炉和机动车等)活动水平处于高位且使用强度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及其二次转化的硝酸盐是PM2.5污染的重要推手。 一、NOX排放来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铁路内燃机、飞机等)、电站锅炉、供暖锅炉、工业用水泥窑及加热炉等燃烧源会排放大量的热力型NOX...
  • 科普
  • 电子废物不当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环境...
  • 现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电子产品翻新和循环再利用的最大市场,而电子垃圾已然成为地球村里发展最迅速的废弃物。​(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 科普
  • 绿色植物能吸附室内空气污染物吗?
  • 近年来,在家中种植绿色植物用以吸附空气污染物的人越来越多。但种绿植,真的有用吗?其实,绿植会有一定的净化功能,但它们对颗粒物的吸附作用非常有限,要看具体条件,如绿植数量、污染物种类等。​(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 科普
  • 科普动画 | 臭氧的前体物VOCs是从哪儿来...
  • VOCs的来源有哪些?和其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一样,VOCs的来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诸如森林、草原、海洋等植物排放是天然源。人为源又可以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两大类。顾名思义,固定源就是排放源在一个位置固定不动,例如化石燃料和秸秆、木材的燃烧,石油化工、炼钢炼焦等,机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排放就属于移动源。此外,这些VOCs排放到大气中,在光照等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生成新的VOCs,属于VOCs的二次来源。我国城...
  • 科普
  • 一组图告诉你碳到底咋交易
  •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如何买卖,哪些机构参与,怎样定价,为何与人们息息相关?一起来了解↓↓↓
  • 科普
  • 科普动画 | 如何控制臭氧污染?
  • 臭氧污染固然危害极大,但只要科学防范,便可以减少其影响。在提出防控之前,先了解一下臭氧污染的罪魁祸首是谁?​臭氧污染的成因导致臭氧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NOx和VOCs的排放量增多。但是要注意,降低臭氧浓度并非要一味地减排VOCs或NOx,因为臭氧的生成与这两者呈高度非线性关系。减少VOCs浓度,确实可以减少臭氧的生成。但是NOx就不一样了,由于NO对臭氧会起到滴定作用,不合理的减排反而会阻碍臭氧浓度的降低,所以想要控...
  • 科普
  • 科普动画 | 臭氧是如何监测预报的?
  • 监测臭氧有哪些难度?大气中臭氧形成机理复杂,它既可以远距离传输,也可以在传输过程中生成。在前体物排放地和臭氧污染出现地,往往出现不同步的现象。而且各个城市不同区域间也存在差异,甚至还会发生覆盖上百个城市,持续十天以上的大范围区域性污染。目前,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并且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为了让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提前了解臭氧污染的变化情况,让对空气污染敏感的人群及时采...
  • 科普
  • 科普动画 | 如何防护臭氧污染的伤害?
  • 臭氧的危害有哪些?在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存在一道天然的屏障——臭氧。它就像一把保护伞为地球生物圈遮阳避日,使我们免受强烈的太阳紫外辐射。但环境空气中的臭氧会通过皮肤、眼睛直接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比如,臭氧如果接触眼睛,会引起红眼、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接触到皮肤,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臭氧进入呼吸道,会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更严...
  • 科普
  • 科普动画 | 臭氧污染对环境和生活有什么...
  • 当臭氧处于不同位置时,所扮演的身份角色各不相同。​平流层臭氧的作用在平流层中,臭氧扮演着地球生物保护伞的角色,它阻挡了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如果平流层臭氧含量减少,其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会大大减弱,从而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UV-B区辐射强度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近地面臭氧有何影响?到了对流层,具有强氧化性和刺激性的臭氧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污染物。当它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
共32条  2/4 
今日热搜
  • 1 中国环境宣传教育
  • 2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表明:2024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49℃,较1991-2020年平均值(常年值)偏高0.61℃,成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份,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23年)高出0.07℃,且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连续13个月突破同期历史极值(图1)。图1 全球表面月平均温度距平(1961年1月至2024年12月,相对于1991-2020年同期平均值)2024年用红粗线表示,2023年用黄粗线...
  • 3 资讯
  • 4
  • 5 2024年10~11月供暖季前后京津冀区域发生了几次空气污染过程。在空气污染过程成因上,除了静稳、逆温、高湿的不利气象条件外,冬季各类燃烧源(供暖锅炉和机动车等)活动水平处于高位且使用强度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及其二次转化的硝酸盐是PM2.5污染的重要推手。 一、NOX排放来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铁路内燃机、飞机等)、电站锅炉、供暖锅炉、工业用水泥窑及加热炉等燃烧源会排放大量的热力型NOX...
  • 6 资讯
  • 7 资讯
  • 8 资讯
  • 9 资讯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