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马秀凤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她继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直机关“首届工匠人才”等荣誉后的又一殊荣。作为北京市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高级工程师,她以零失误完成3000余个放射性样品和200余家辐射场所的监测;由其参与在研的《中子剂量当量率测量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中子监测的标准空白;她承担的北京市地下饮用水放射性监测项目,用科学数据守护着千万市民的水杯安全,让“监测为民”理念照进现实。


自2014年7月入职以来,马秀凤一直在一线从事总放射性、锶-90、γ能谱分析等实验室测量、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和应急保障工作。面对气溶胶监测中“留样复测”的行业难题,她耗时一年论证“平行双样”质控法,推动行业监测标准革新;2023年,她又通过三年国际样本验证,发现厚源法计算与国际标准的细微偏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呼吁标准更新。实验室外,她坚持每天研读专业文献,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参与编写《辐射环境质量报告书》等国家和市级重要成果20多次,为全国各类监测培训提供技术支持10余次。


11年间,马秀凤从一个辐射监测小白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骨干”,她始终以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信条,地铁通勤时研读资料的身影、实验室深夜不熄的灯光、在应急监测车上度过的无数日夜,诠释了“监测为民,监测利民,监测惠民”的誓言,刻画了工匠精神,共同铸就了核与辐射安全卫士的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