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这些同学厉害了

2025年11月07日

“循环物语,再生工坊”

创意重塑DIY活动

圆满举办!

手太巧,先一睹为快~

秋韵渐浓,暖意渐消。11月1日和11月2日下午,作为“美丽北京我先行 青春环保赴新程”第二十一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绿盾环境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的“循环物语,再生工坊”创意重塑DIY活动温情启幕!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6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绿”意融融,同学们手持废旧纸屑专注创作,在研磨、粘贴、绘画间迸发巧思,在欢声笑语里传递循环理念,让环保创意在指尖绽放,绿色意识在心中扎根。

工坊一:再生造纸—留住自然的形状

“再生造纸——留住自然的形状”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动手探索的热情。以“变废为宝”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操作,引导同学们亲身体验纸张再生的全过程,在指尖互动中解锁古法智慧与环保意义。

活动按照清晰的步骤有序开展。首先是制浆环节,志愿者提前准备好泡至柔软的废旧纸片,同学们围坐桌前,双手握住研磨工具,将碎纸反复碾磨。

随着不断的碾磨,原本的废纸逐渐化为细腻雪白的纸浆,大家直观触摸到“废弃物”向“新原料”蜕变的奇妙过程,不少同学感慨“原来不起眼的废纸里藏着新生的可能”。

进入抄纸环节,现场摆放着盛满纸浆的水槽与特制纱网框。同学们手持纱网框,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缓缓伸入水槽,轻轻晃动调整角度后平稳提起,纸浆便均匀附着在网面上,慢慢勾勒出纸张的雏形。

一捞一提间,大家专注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亲身体悟古人“抄纸成页”的千年智慧,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最受同学们喜爱的当属装饰环节。活动现场准备了干雏菊、银杏叶、松针等自然素材,同学们精心挑选心仪的花草叶片,小心翼翼铺在湿润的纸面上,耐心调整位置、轻压固定。

当花草的纹路与纸张的肌理相融,一张张独一无二的再生纸初具模样,大家将转瞬即逝的自然之美永久封存于方寸纸页中,成就感十足。

此外,志愿者还在现场分享造纸术的历史渊源与废纸回收的环保价值,解答同学们关于纸张循环利用的疑问。

这场再生造纸体验,让每一次研磨、每一次捞纸、每一次装饰,都成为传递绿色理念的载体,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手工创作的乐趣,更让“资源再生、守护自然”的环保意识深深扎根心中。

工坊二:纸浆画—以纸为墨的绘画

纸浆画——以纸为墨的绘画环节,以创意实践为纽带,带领同学们解锁“废纸新生”的艺术密码。现场精心筹备了废纸浆、缤纷颜料与全套创作工具,志愿者全程在场,为同学们提供手把手指导。

同学们先在纸板上勾勒心中图景,简约的几何线条、繁复的花鸟纹样皆能成为创意起点;

接着将纸浆与颜料、胶水巧妙融合,亲手调制出独一无二的“彩色颜料盘”,让朴素纸浆在指尖绽放斑斓色彩;

最后用镊子或指尖细致填充按压,让平面纸板逐渐浮现出立体浮雕质感,通过同学们的创作,原本待弃的废纸浆蜕变为富有层次的艺术素材。

这场以纸为墨的创作,让每一次色彩调和都成为对资源循环的践行,每一次纸浆塑形都化作对地球的温柔告白,在艺术与环保的碰撞中,为绿色理念注入了鲜活创意。

本次活动以“循环物语,再生工坊”为主线,通过再生造纸术、创意纸浆画两大互动板块,将资源循环理念融入沉浸式体验,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

同学们从亲自创造废纸新生的蜕变奇迹,到用纸屑作颜料绘制立体画作,从聆听资源循环的思维启蒙课,到留存承载环保理念的创作作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同学们对循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实践。这场工坊不仅是一次手工技能的学习,更是循环理念的传递,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注入了持久活力。

关闭

48小时热点排行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共0条 每页条 0/0 
  
 
  • 微信公众号
  • 京环之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