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延庆生态故事 续写冬奥荣光 | 22图看蝶变

最美

冬奥城

生态 文明 幸福

延续冬奥荣光

上一期中,我们见证了

延庆生态品质的蝶变

这一次我们继续在延庆

讲述愈加精彩的生态故事

欣赏这片大地上

一幅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的优美画卷

让绿意不断蔓延

一号指标

再临南荒滩

那里枝繁叶茂、草长莺飞,耳边传颂着“绿色城市”背后的感人故事,你可知,当年南荒滩建设者们背土上山、引水灌溉、顶着烈日、冒着风雪,克服万难治沙造林,造就了南荒滩精神。

南荒滩的建设者们

是他们,实现了“荒滩变绿洲”的生态传奇,让森林覆盖率从不足7%提升到61.8%,带给我们绿水青山和“中国天然氧吧”。

以前的南荒滩

荒滩变绿洲

延庆区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一号指标”,持续扩大绿色空间,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1.6万亩、森林健康经营工程10.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程2.9万亩、彩色树种造林工程0.4万亩,高质量开展平原生态林养护工程19.8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5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增加到97.7%。

生态优先积蓄发展势能

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延庆赢得发展的契机

驶上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率先开展森林和草原碳汇核算,编制高精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为科学开展碳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依据。推进能源低碳化发展,建设光伏项目,实施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改造。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氢能产业园发展,配套加氢站5座,扩大200辆氢燃料汽车应用场景。推进绿色低碳化建筑,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创建绿色智能供热体系,推进部分农村煤改地源热泵,推广燃气锅炉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设。创新低碳试点示范创建,开展世园公园“零碳园区”建筑改造。延庆的生态梦想借势发力,由量变转向质变。

高质量绿色发展

让生物

安居城市

候鸟

天堂

来到延庆野鸭湖

这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他们从一家两口到一家三口,三年三访野鸭湖。白鹤时隔十年再现延庆、大鸨连续十多年到延庆越冬。

大鸨年年见

他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引吭高歌,他们喜欢这里的水、这里的山、这里的空气,是因为我们种植鸟食田,改善湿地空间,为受伤的野生动物提供救助。

大批鸟类来野鸭湖觅食 摄影/方春

野生动物救助

如今的延庆拥有461种陆生野生动物,占全市物种总数的77%,拥有1242种植物,占全市物种总数的近60%,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白鹡鸰

斑羚

万物共生

2023年,北京野鸭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全市首个国际重要湿地。包括野鸭湖在内,延庆区现有自然保护地16处,占全区总面积的39.05%。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建立联合执法检查机制,开展联合执法102次,持续开展“绿盾”强化监督,对历年台账进行全覆盖检查,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整改。稳步开展生态修复,完成冬奥延庆赛区216.3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和12公顷矿山生态修复。

在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在初雪后的海陀山前自由飞翔 摄影/邓伟

野猪

猪獾

在“两山”

路上阔步行

生态惠民

行走在延庆

但见春夏草木葱茏、秋冬天高云淡,海陀山银装素裹,妫水河穿城而过,长城巍峨宏伟,北京世园公园生机盎然……

“不仅要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更要建设绿色发展聚宝盆。”延庆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让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依托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等,实现绿色就业3万余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万元,实现红利共享。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延庆区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六年保持全市第一。

延庆用实践证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绿水青山的馈赠

正在惠泽每一个延庆人

志愿服务队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如既往守生态、一心为民增福祉的延庆,正在用实际行动续写着“冬奥荣光”,一座生态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奥城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开脚步,阔步走向美好未来。

来源:延庆区生态环境局

编辑:刘霞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