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京环之声
- 2024年09月02日
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
点击各区文章标题即可阅读原文哦~
东 城
8月23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保献一行来到区生态环境局和交警联合设置的机动车尾气检查点,对当晚路面柴油车尾气执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期间,执法人员共检查机动车146辆,并对检查中发现的11辆尾气超标车依法进行了处罚。
西 城
西城区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发展的职能作用,将“证前指导”和“一业一证”审批系统有机结合,简化办理流程,优化集成行业准入条件,加班加点审核,按照约定时间办结许可证,最大程度保证了辖区企业的正常运营,赢得了企业的认可和赞誉。
朝 阳
朝阳区生态环境局从源头管控污染,坚持“有温度的执法”,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压实监管责任,从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一个案例带动一片治理,以务实作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切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海 淀
通过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海淀区完成了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构建了涵盖83种生态系统群系、1540种物种在内的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5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09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丰 台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不断优化人才梯队结构,加大监测能力建设,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干,在第三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中荣获综合比武团体一等奖。
石 景 山
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主办的2024年“共享·绿色石景山”生态环保主题摄影比赛已落下帷幕,大赛共征得摄影作品172幅。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优秀奖10名,共计19个奖项。
门 头 沟
移动源监管执法案例分享
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通过在线监控平台发现机动车检测数据异常,根据线索对该机动车检测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本案中,执法人员创新执法形式,利用“非现场”手段精准获取违法线索,体现了科技助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这个新形势下的新变化。
房 山
房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张坊镇政府、城管部门等针对水源地内是否存在非法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开展检查,同时对前期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齐抓
共管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安全。
大 兴
大兴礼贤镇突出重点,强力整治,实施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源头、过程、基础“三项管控”,织密道路积尘管控“治理网”,着力提升辖区空气质量。
通 州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住建委持续开展“无废工地”建设,强化建筑领域“无废”建设力度。首家“无废细胞”为首旅集团大厦项目,先后成功申报北京市绿色样板工地、“绿牌”工地,目前已通过副中心首个“无废工地”创建初审。
平 谷
平谷区生态环境局以环境监测为抓手,及时掌握重点断面水质变化情况,持续发挥水环境“三监联动”机制力量,多措并举,圆满完成主汛期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
顺 义
顺义区以节能降碳更“用心”、政策引导更“精心”、绿色出行更“省心”“三心”,积极推动纯电动公交车上线运营,不断“碳”索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昌 平
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积极做好“接诉即办”工作,针对异味扰民问题,协同市、区、街道三级部门联动解决群众诉求,及时跟进、督促整改,真正做到让群众安心。
密 云
密云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机制,从机构职能体系、人才队伍等多方面深入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市级验收组认定密云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达标完成,验收通过。
怀 柔
近日,怀柔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内的汽油车用车企业组织开展入户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完善车辆台账,检查车辆情况,落实监管责任,多措并举严控VOCs排放。
延 庆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8月22日上午,延庆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环保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宣传品300余份。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经开区全面推进扬尘综合整治。将136家施工工地和限额以下工程纳入台账管理;运行“日督办”机制和扬尘问题“发现-移交-整改-复查”闭环管理;推进绿牌工地建设,绿牌工地比率达31.2%;实施科技抑尘,精准管控扬尘污染,完成无人清扫保洁试点,作业3万余公里、90万平米,2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明确土方阶段使用基坑气膜技术。截至7月,经开区道路尘负荷均值为0.23g/㎡,全市排名第二,道路优良率94%,全市排名第一,工地场站出入口道路尘负荷均值为1.16g/㎡,6月降尘量为5.3t/k㎡·30d,裸地管控率达83.3%。
-
Vlog | 城市生活污水是如何净化处理的?2021年04月20日
-
一图读懂 | 关于碳中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2021年04月20日
-
借他山之石,促精准治霾2021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