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区生态环境一周动态

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

点击各区文章标题即可阅读原文哦~

东 城

开展 “一拓三”空气质量改善帮扶

近期,东城区生态环境局到东华门、景山街道开展空气质量改善帮扶工作,通过加强工地扬尘管理,街道网格化管理水平,做好餐饮油烟四查等举措,持续改善辖区空气质量。



西 城

执法进行时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工作

西城区生态环境局加强市区联动,以“夜鹰行动”为依托,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利用“三监联动”大数据平台强化科技赋能,对重点区域和大气环境问题进行精准执法,确保日巡夜查执法工作不间断,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朝 阳

线上监管“提质” 线下投诉“降量”

智慧监管助推高效执法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积极探索非现场监管模式,通过搭建“科技赋能”信息化执法平台,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全方位推进“无感”执法,以生态大脑云服务为核心打造全时监管体制机制,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海 淀

聚焦“三个突出”

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新模式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聚焦一码检查、无事不扰、非现场监管“三个突出”,持续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丰 台

加强油气排放监管

持续推进VOCs治理攻坚行动

丰台区聚焦油气排放储运销各环节,坚持标准引领,强化科技治理,做好执法监管,加强油气排放精细化管控,有效减少VOCs排放,着力改善辖区空气质量。




石 景 山

神奇动物在这里 | 点击查看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日记 看看它们的小秘密

2023年4月起,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包括13类群的物种组成、分布、数量等情况。经过全域全方位的调查,共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物种47种。




门 头 沟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 开班!

由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区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的“门头沟区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内容包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北京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适应气候变化等各个方面的课程。

房 山

协同联动 精准施策 共护京西南清水碧波

市区联合开展流域“点穴”专项执法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和房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对房山区小清河、大石河流域开展“点穴式”专项执法检查,利用科技手段精准发现问题,整合多方力量全面排查问题,突出治理重点多元解决问题,推动区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一河清水送雄安。




大 兴

生态“一盘棋” | 迎“蓝”而上,向“绿”而行

大兴区兴丰街道通过带队督导、扎实排查、多方联动,多措并举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抓好长效管理,坚持做好辖区空气质量精细化管控。




通 州

统筹下好“三步棋”

推动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通过高位谋划有角度布局“全盘棋”,助企纾困显温度下好“关键棋”,凝心聚力提速度走好“长远棋”,三步棋并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现清洁生产审核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平 谷

两改善 三维度 四举措

包片包干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帮扶工作

平谷区生态环境局包片包干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帮扶工作,围绕属地区域空气质量加快改善和辖区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两个改善,聚焦逐月帮扶、动态帮扶、重点帮扶三个维度,强化“对标帮扶,挂图作战”“问题导向,点面协同”“多维联动,点穴执法”“通报督导,预警约谈”四项举措,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




顺 义

15微克/立方米

PM2.5月均浓度创历史同期最优

顺义区针对污染特征,在VOCs控制、NOX减排、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精准施治。8月,顺义区PM2.5月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创历史同期最优,浓度排名全市第3,较去年同期改善超3成,蓝天“气质”更加出众。


昌 平

守护绿色发展

擦亮生态底色

昌平区通过纾困解难完善惠企 ,主动帮扶合力向前,做好普法宣传,让生态环境融入校园,送法入企为企护航,多措并举用法治思维守护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密 云

开展案卷评查活动

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密云区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案卷制作与评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已制作完成的案卷进行逐一评查。从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两个方面入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为打造规范、高效的执法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怀 柔

采用“123”工作方法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怀柔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采取“123”工作方法,“1”打造“多部门协作”工作体系,“2”充分运用“三监”联动大数据平台,开辟“线上”和“线下”两个战场,“3”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开展精准执法,持续改善辖区环境质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智管废

助推营商环境协同优化

2024年,经开区面向管理端需求和企业端使用反馈,升级智慧无废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固废智慧化管理水平,助力营商环境协同优化。开发智慧无废信息管理平台小程序方便企业快速录入数据、高效了解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数据真实可靠性。截至目前,515家企业注册填报固废数据,占比超过全年产废总量的90%。拓展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提供企业固废、危废产生数据和原材料、能源、水等消耗数据的累计统计和对比分析,方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艺改进、精细管理和减量工程,提升含“绿”量。完善“一键资源匹配”功能,方便产废企业和回收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在平台发布供求信息,提升资源匹配及服务配置效率。近四分之一的工业固体废物实现就地流转和循环利用。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