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3月10日
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
点击各区文章标题即可阅读原文哦~
东 城
编码登记工作顺利开展
东城区生态环境局聚焦数据准确、应登尽登,强化联络、分类管理四项措施,执法与登记相互衔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化编码登记工作顺利开展,实现环境管理与执法的双提升。
朝 阳
构建水生态多元共治格局
朝阳区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治理、智慧管水、生态修复、全民参与”五维发力,构建水生态多元共治格局,推进碧水保卫战,为“五宜”朝阳建设奠定生态基础。
海 淀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推行柔性执法,通过入园入企、“线上+线下”指导、政策解读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治理”转变,赢得企业点赞。
丰 台
丰台区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推动汽修行业“含绿量”提升,通过深化服务指导、强化精准帮扶、完善支持保障等措施,激励企业主动减排,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大 兴
喜报!大兴区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十佳实践案例
近日,由大兴区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报送的“两证合一”改革案例,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该案例是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唯一入选的十佳实践案例。
平 谷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调研平谷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调研组通过座谈研讨、实地走访等方式,学习平谷区“一坑一策”“渔光互补”等治理经验,共护碧水绘美景。
顺 义
顺义区探索“网格+农村水环境治理”新模式,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实施全域排查、分施治理,强化资金保障和考核激励,累计完成136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率达97.81%。
密 云
近日,由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密云区教委、密云区园林绿化局主办,密云区青少年宫和密境生态保护中心承办的生态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启动。活动通过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生态知识,激发学生生态保护热情。
怀 柔
近日,怀柔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及属地政府开展农村疑似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确保辖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暖心施救
“您好,发现一只无法飞行的小鹰,急需救助,位置在天骥智谷园区内……”接到市民来电后,经开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认其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右翅伤势严重,立即送往救助站。经过精心护理与营养补充,红隼符合放归条件,回归自然。红隼顺利获救,得益于经开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
自2024年11月起,经开区充分联动区内单位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制定“经开区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流程”,开展辖区范围内野生动物专业救助。同时,通过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林地养护质量和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智慧监测等手段,持续营造适合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截至目前,累计救助包含红隼在内的7只野生动物。
-
Vlog | 城市生活污水是如何净化处理的?2021年04月20日
-
一图读懂 | 关于碳中和,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2021年04月20日
-
借他山之石,促精准治霾2021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