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奖”在京颁发

倡导青年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拜耳青年环境奖”颁奖典礼,于7月26日在北京仁境文化交流中心举行。10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苏州的记者获得“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15名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苏州的大学生因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表现,被授予“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称号。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和拜耳大中华董事长兼总裁施德浩博士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仪式前拜耳集团大中华董事长兼总裁施德浩博士对获奖的15名学生和10位青年记者表示了祝贺。他说:今天获奖的同学们向我们展示了非凡的精神并且用他们的行为证明了每个人都能够为实现更好的环境作出贡献。他们的热情已经鼓舞了周围的朋友、同学和家人,从而将个人有限的贡献转化为许多人的力量和能力。同时,在这里的10名记者,通过他们的笔指出需要改善的环境问题,号召人们采取行动。他们的文章鼓励人们思索、提问并最终为了改变现状而行动起来。大学生和青年记者都对中国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拜耳希望对他们在环境领域的热情、参与和领导者精神给予认可和表彰。

拜耳青年环境奖将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称号与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结合在一起。去年第一届拜耳青年环境奖,评选范围主要包括来自苏州、杭州、上海的学生,以及来自北京等地的媒体。今年,我们扩大了该项目,来自北京和天津的学生以及来自具有广泛媒体源的广州媒体也参加进来。我非常希望,在将来,我们能够进一步扩大该项活动的范围。

国家环保总局潘岳副局长发表讲话说,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最重大的时代命题之一。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当代人应当如何生存。我们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中,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些问题已日益成为新闻报道和青年学生关注的重要内容。青年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关心国家大事,经世致用,治国兴邦,以民族振兴为已任,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如果说,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一些特殊使命的话,那么,当代青年就历史地担负了保护环境的重大任务。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是环保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环保总局正在酝酿试行政府环境行为公开和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其目的,就是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为公众和新闻舆论参与监督创造条件。希望青年记者们能够大有所为。他表示,环境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欢迎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关心和支持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他希望“拜耳青年环境奖”能够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办出特色,办成品牌,吸引更多的青年记者关注环保,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伟大的环境保护事业。

中国环境记协形象大使敬一丹女士发言,对拜耳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希望能有更广泛的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共创美好未来的行动中来。

“拜耳青年环境奖”评选活动,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和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至今开展两年。其中,“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旨在促进社会大众及广大媒体对环保的关注并表彰北京等地青年记者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奖项旨在提高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青年学生的环境意识,鼓励青年学生为改善周围环境而积极行动。据悉,获奖学生和记者将参加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组织的为期五天的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生态营活动,其中3名“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获得者和6名“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称号获得者,将于今年年底赴德国勒沃库森的拜耳总部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行程包括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和设施,城市废物处理和州政府环境监测及管理。同时,记者和学生还有机会了解企业和市、州、国家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互补努力。

附:获奖者名单

“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

人民日报刘毅、中国环境报蔡方、南方日报赛晓光、苏州日报张云霞、上海英文星报栗建,法制日报陈晶晶、经济日报杨阳腾、中国消费者报姚敏、中国电力报刘建锦、新华社陈芳

“2004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

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衍捷、华东政法大学严晓玮、华东师范大学陈文忠、上海交通大学柴歆烨、复旦大学董晓同、上海财经大学刘雪萌、苏州大学吴翩翩、浙江大学何萍、浙江大学洪伟、清华大学俞快、北京交通大学吴杨、中国人民大学李月、北京体育大学王晓禹、南开大学王磊、南开大学陆宗明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