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转发
当梦想照进现实——徐硕的监测之路

源解析背后的故事

    彼时,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之后,北京面临艰巨的PM2.5监测及源解析任务。除了平时的例行工作外,徐硕还参与到《北京市大气环境PM2.5污染现状及成因研究》课题中,开展颗粒物的实验室组分分析。

    两年时间,徐硕每月要对PM2.540余种组分的近5000个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编制PM2.5组分分析月报。在编制PM2.5组分观测日报时,甚至还要分析编写到凌晨。尽管疲惫,但一切工作都逐渐步入正轨。

    这天,她处理完手头的月报,伸手摸了摸头,却无意间摸到了后脑的那个肿块……

    轻度恶性肿瘤。“难道所有的努力注定归零重新开始吗?”徐硕看着化验单很难过。

    由于整个切除的面积比较大,徐硕进行了手术,所幸手术非常成功。一个月后,只休息了月余的徐硕还是忍不住快速回到了岗位上。经历一场大病,她更加珍视周围的一切,包括分析实验室的每一件工作。

    “您的《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组分剖析》获得“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徐硕看到了眼前的证书。

    “你不在的时候,刘主任帮你投了文章。大家都很想念你,加油啊!”同事鼓励她。

    徐硕很感动,她说,“我们一步步看着北京建立了一系列PM2.5组分分析方法,源解析从无到有。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PM2.5源解析报告的城市。努力终究没有白费,风雨过后真的有彩虹。”

最年轻的一等奖获得者

    2018年的冬天,徐硕和同事们爬上五十米高的烟囱,采集固体废气样本。采集了一个小时,又一步步爬了下来。这几年,她的工作一路从分析检测到了质量管理。兜兜转转,却一直坚持在环境监测的一线。多次参与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农田、垃圾填埋场、排污工厂她监督检查过百余次。“每次加班回家,宝宝都已经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妈妈又走了。”徐硕说。

    “数据质量”这条监测生命线,功在平时。几年来,徐硕开展质控考核200多次,中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通过率连续三年达到100%,能力验证、能力考核、标准样品协作定值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并连续两年达到100%。而这扎实的积累也为徐硕未来的厚积薄发埋下了伏笔。

    2019年,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的号角吹响。作为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最高级别赛事,一上来,没有出题范围的大比武笔试题目就成了难题。徐硕却凭借之前丰富的分析测试和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快速熟悉环境监测的多项工作。加上高达400多次的条件摸索和重复训练,徐硕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和其他4名监测人代表北京闯进全国总决赛,与来自全国各省市33支代表队和293位选手逐鹿赛场。

    10月22日,总决赛现场进入到紧张的实操环节。

    “草酸钠精确到0.6705克,即使波动,也需要控制到最后一位数。”徐硕默念。

    实操项目覆盖大气、水、土等多个环境要素,温度条件、水浴高度、烧杯厚度,甚至终点颜色等实验室条件都需要高度精确,以保证数据“真、准、全”。

经过生态环境监测的多项角逐,最终徐硕顺利完成全部项目,成为最年轻的综合比武个人一等奖获得者。

    她说,“我幻想过这一刻,但是我没有想到梦想真的可以照进现实。那些像星星般闪耀的小小梦想并不会因现实的曲折磨灭,而是更加闪耀了。”

遥想当年——

未名湖畔,

湖光旧梦谁人问?

不将今日负初心!

相关推荐
热门活动